论旅游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stscst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居民物质生活的日益富足,人们己经不再满足于“丰衣足食”的生活要求,开始注重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再加上我国政府为了拉动内需,将国定假也作了相应的调整,于是,旅游成了当代都市人的消费热点。但是,由于相应的立法和管理没有及时跟上,旅游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良莠不齐,旅游及相关产业的纠纷也纷至沓来。其中有要求返还旅游费用的,有要求支付违约金的,还有要求支付财产或人身损害赔偿的。但不约而同的是原告方在其诉讼请求中增加了要求旅行社支付精神损失费一项,但他们的请求往往得不到支持,旅行社违约使旅游者预期的精神利益没有实现,为什么旅游者不能得到精神上的补偿,随着这一问题在旅游领域变得日益普遍和尖锐,理论界和司法界都已开始关注。而这一问题所揭示的实质则是精神损害赔偿是否可以作为一种违约责任的救济措施。本文从旅游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内涵、必要性、理论依据及旅游合同违约精神损害制度的构建几个方面来分析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最后得出精神损害虽然是一种无形损害,本质上不可计量,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受害人因他人违约行为而遭受的精神损害不能用金钱的手段来补偿。我国立法和司法有必要对违约精神损害这一问题加以明确,这样不但会对我国民事领域诚信体系产生重要影响,还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测谎在美国、日本等国的运用领域非常宽阔,在法庭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测谎技术和测谎结论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扩大运用的趋势非常明显。测谎逐步被推
(接上期)    八大:“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1952年底,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曾考虑在举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同时,召开党的“八大”。由于高、饶问题的出现,这一设想未能实现。1955年3月31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做结论讲话时宣布:中央决定,1956年下半年召开八次会议。同年12月5日,刘少奇在各省、市委,自治区党委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