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学年学分制的实效性研究——以江南某高校为例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qua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学分制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919年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长时,但随着新中国成立后的院系调整而被废除,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恢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掀起了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热潮,其间几经起落。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的环境体制所限,也有高校内部的条件管理因素制约,还有观念问题等。探讨的对策也涉及到方方面面,既要改变观念、外部环境,也要在高校内部进行课程改革,营造适宜学分制发展的管理条件。   本文为对学分制的概念进行有效厘清,特从学分制的内涵与本质,起源与发展等方面分别阐述。为整体把握我国学分制的发展脉络,特对其发展历程作一简要考察,并概括了目前学分制的类型。   为清晰论述我国高校学年学分制的实效性,本文以江南某高校为例,分别从其培养方案与相关教学管理文件入手,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的形式对我国高校学年学分制的实效性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简要介绍美国、日本学分制的特点,从而对我国高校学年学分制的实效性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学分制的目的与理念的界定,进而对我国高校学年学分制的实效性进行理论分析。   在对我国高校目前学年学分制的实效性提出置疑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实效性的原因,并初步探讨解决对策。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州市普通高校进行了抽样调查,选取了5所本科院校的2006级、2007级、2008级和2009级共1000名
通过对理实一体课堂教学模式的分析,对理实一体课堂教学进行探索和反思,同时结合汽修课程教学方面进行分析。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odel of the unity of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