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泡沫固定化醌强化偶氮染料生物脱色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fen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具有稳定、易于合成、品种多样的特点,偶氮染料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皮革、纸张、塑料、化妆品和食品染色。偶氮染料的前体及其降解产物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作用,对全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在众多处理方法中,生物处理技术中的厌氧-好氧法应用最广,效果最好,但其中厌氧阶段的反应速度缓慢,是偶氮染料完全生物降解的瓶颈,而氧化还原介体强化是提高厌氧脱色效率的有效途径。常用的氧化还原介体是苯醌、蒽醌等醌类化合物,但这些化合物本身更难降解,通常会随出水流出而造成二次污染。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适宜的醌化合物固定方法以减少介体使用引起的二次污染及为醌化合物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内容包括采用物理吸附法和化学共价法分别将非水溶性醌的蒽醌和水溶性的AQS固定到载体聚氨酯泡沫上,考察其强化偶氮染料生物脱色及循环利用情况;并且研究了大肠杆菌中依赖于PQQ的葡萄糖脱氢酶的作用。聚氨酯泡沫吸附法固定化蒽醌加速苋菜红厌氧生物脱色的最适条件为:葡萄糖浓度为2g L-1,pH值为8.0,蒽醌浓度为90mg L-1。采用吸附方法固定蒽醌,所需聚氨酯泡沫块为2个。固定化蒽醌可以提高偶氮染料的厌氧生物脱色速率1-3倍,其加速作用与悬浮态的蒽醌作用相当。固定蒽醌的聚氨酯泡沫经10次循环使用后,苋菜红的脱色率仍保持在90%以上。聚氨酯泡沫共价法固定化AQS加速苋菜红厌氧生物脱色的最适条件为:葡萄糖浓度为2g L-1,pH值为8.0。4个聚氨酯泡沫固定的AQS量为0.054mmol。固定化AQS可以高偶氮染料的厌氧生物脱色速率2.5-5倍。固定AQS的聚氨酯泡沫经10次循环使用后,苋菜红的脱色率仍保持在95%以上。并且对其进行元素分析表明,AQS的含量基本不变。研究了依赖于PQQ的葡萄糖脱氢酶在偶氮染料脱色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好氧条件下葡萄糖作为唯一的碳源时,添加PQQ能够使大肠杆菌K12形成具有全酶活的葡萄糖脱氢酶。gdh缺失菌株LH1由于缺少葡萄糖脱氢酶,生长滞后了一段时间。在AQS、AQDS及lawsone介导的反应体系中,具有全酶活葡萄糖脱氢酶的菌株K12还原偶氮染料的速率比具有脱辅基葡萄糖脱氢酶的菌株K12提高了10%-30%。而gdh缺失菌株LH1还原偶氮染料的速率比菌株K12下降了38%-69%。它表明了在上述醌介导的偶氮染料脱色过程中,菌株K12中的脱辅基葡萄糖脱氢酶起了重要作用,而其全酶仅参与了该反应,其作用很小。
其他文献
由于日语学习者的突然增多,致使地方高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明显下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已成为地方高校日语专业的工作重点之一。通过对当前地方高校日
近些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装修日益风靡,而由此引起的室内有机物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在众多的室内污染物中,甲醛以其来源广,毒性大,污染时间长等特点,已成为主
亚里士多德的德福一致,表现为德性论从属于幸福论。他首先以"自然目的论"的方式,确立了幸福之为人生的终极目的,进而以"功能论证"将幸福具体表达为灵魂合德性的活动。孔子的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二者之间的关联也在不断加深,产业发展支撑城镇化,城镇化的发展又对产业结构的演进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因此,城镇化与产业结
目的 观察持续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儿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 4 5例 5~ 8岁哮喘缓解期患儿分 3个开放治疗组 ,吸入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 )分别为 1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s,SNIP)及鼻腔鳞状细胞癌(nasal squamous cell
<正>中医理论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其治疗方法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杀灭肿瘤细胞、改善体质等方面可以弥补西医的许多不足[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肝癌术后患者,开始关注中医
摘 要:课证融合是目前高职教育的新动态,校企一体在培养人才的实用能力方面有明显意义,笔者研究了课证融合和校企一体的关系,并将二者作为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科发展的内涵。  关键词:课证融合 校企一体 教学模式 学科发展  一、课证融合的定义及作用  《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中提出:推进建立和完善“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近年来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特别是有关物质或离子在溶液中的共存、物质的鉴别、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物质的转化、物质的推断、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等,一直是中考命题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