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具有稳定、易于合成、品种多样的特点,偶氮染料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皮革、纸张、塑料、化妆品和食品染色。偶氮染料的前体及其降解产物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作用,对全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在众多处理方法中,生物处理技术中的厌氧-好氧法应用最广,效果最好,但其中厌氧阶段的反应速度缓慢,是偶氮染料完全生物降解的瓶颈,而氧化还原介体强化是提高厌氧脱色效率的有效途径。常用的氧化还原介体是苯醌、蒽醌等醌类化合物,但这些化合物本身更难降解,通常会随出水流出而造成二次污染。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适宜的醌化合物固定方法以减少介体使用引起的二次污染及为醌化合物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内容包括采用物理吸附法和化学共价法分别将非水溶性醌的蒽醌和水溶性的AQS固定到载体聚氨酯泡沫上,考察其强化偶氮染料生物脱色及循环利用情况;并且研究了大肠杆菌中依赖于PQQ的葡萄糖脱氢酶的作用。聚氨酯泡沫吸附法固定化蒽醌加速苋菜红厌氧生物脱色的最适条件为:葡萄糖浓度为2g L-1,pH值为8.0,蒽醌浓度为90mg L-1。采用吸附方法固定蒽醌,所需聚氨酯泡沫块为2个。固定化蒽醌可以提高偶氮染料的厌氧生物脱色速率1-3倍,其加速作用与悬浮态的蒽醌作用相当。固定蒽醌的聚氨酯泡沫经10次循环使用后,苋菜红的脱色率仍保持在90%以上。聚氨酯泡沫共价法固定化AQS加速苋菜红厌氧生物脱色的最适条件为:葡萄糖浓度为2g L-1,pH值为8.0。4个聚氨酯泡沫固定的AQS量为0.054mmol。固定化AQS可以高偶氮染料的厌氧生物脱色速率2.5-5倍。固定AQS的聚氨酯泡沫经10次循环使用后,苋菜红的脱色率仍保持在95%以上。并且对其进行元素分析表明,AQS的含量基本不变。研究了依赖于PQQ的葡萄糖脱氢酶在偶氮染料脱色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好氧条件下葡萄糖作为唯一的碳源时,添加PQQ能够使大肠杆菌K12形成具有全酶活的葡萄糖脱氢酶。gdh缺失菌株LH1由于缺少葡萄糖脱氢酶,生长滞后了一段时间。在AQS、AQDS及lawsone介导的反应体系中,具有全酶活葡萄糖脱氢酶的菌株K12还原偶氮染料的速率比具有脱辅基葡萄糖脱氢酶的菌株K12提高了10%-30%。而gdh缺失菌株LH1还原偶氮染料的速率比菌株K12下降了38%-69%。它表明了在上述醌介导的偶氮染料脱色过程中,菌株K12中的脱辅基葡萄糖脱氢酶起了重要作用,而其全酶仅参与了该反应,其作用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