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超临界CO2代替水强化页岩气开发不仅可提高页岩气的产量,同时还能实现CO2封存,减少CO2排放。超临界CO2与页岩相互作用可以改变页岩内部矿物组分和微观结构,进而导致其力学性质发生改变。其中,表征岩石抵抗张拉裂纹扩展能力的Ⅰ型断裂韧性作为页岩压裂中最基本的力学参数和断裂模式,它直接影响页岩气储层体积改造效果。但目前超临界CO2作用页岩后Ⅰ型断裂韧性的变化规律及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因此,开展超临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超临界CO2代替水强化页岩气开发不仅可提高页岩气的产量,同时还能实现CO2封存,减少CO2排放。超临界CO2与页岩相互作用可以改变页岩内部矿物组分和微观结构,进而导致其力学性质发生改变。其中,表征岩石抵抗张拉裂纹扩展能力的Ⅰ型断裂韧性作为页岩压裂中最基本的力学参数和断裂模式,它直接影响页岩气储层体积改造效果。但目前超临界CO2作用页岩后Ⅰ型断裂韧性的变化规律及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因此,开展超临界CO2作用页岩后Ⅰ型断裂韧性的特征研究可为超临界CO2强化页岩气高效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中国四川盆地东南部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对页岩试样进行超临界CO2浸泡处理,通过电子精密材料试验机对超临界CO2处理前后页岩试样进行三点弯曲试验,同时辅以超高速摄像机和声发射系统对页岩破坏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借助高精度三维形貌扫描仪和扫描电镜(SEM)对页岩破坏后Ⅰ型裂纹细-微观特征进行观察。综合分析超临界CO2作用下页岩Ⅰ型断裂韧性和裂纹扩展的变化规律,揭示超临界CO2对页岩Ⅰ型断裂韧性及裂纹扩展的影响机理。成果如下:(1)得到了超临界CO2对页岩Ⅰ型断裂韧性等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经超临界CO2作用后,页岩Ⅰ型断裂韧性(KIC)、弹性模量(E)和吸收能量(Ue)均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22.1%,24.5%,44.3%。且超临界CO2浸泡后页岩的累计声发射计数显著下降,表明超临界CO2作用下页岩内部产生新的孔裂隙,Ⅰ型裂纹只需较小外载荷便可发生起裂、扩展和破坏。(2)分析了超临界CO2作用页岩后Ⅰ型裂纹扩展特征。超临界CO2作用后,页岩Ⅰ型裂纹在扩展中沿着预制裂缝方向扩展,其偏移距离和断裂角度均小于未处理条件下呈弧形状扩展的断裂裂纹,降幅分别为59.3%,53.8%。且超临界CO2处理后的页岩Ⅰ型裂纹抵抗破坏的能力更弱,导致断裂面积和裂纹扩展时间都发生显著下降,断裂表面更加平整、光滑。(3)揭示了超临界CO2对页岩Ⅰ型断裂韧性及裂纹扩展影响机理。超临界CO2作用页岩试样后,矿物组分的溶解和超临界CO2萃取作用致使页岩内部产生新的孔裂隙,Ⅰ型断裂韧性等力学参数降低。相比于未处理条件时Ⅰ型裂纹主要以沿晶裂纹的破坏模式,超临界CO2作用页岩主要成岩矿物(方解石和白云石)内部产生新的粒内孔,裂纹扩展时更容易发生应力集中,页岩Ⅰ型裂纹只需吸收较少能量就可直接穿过矿物颗粒产生穿晶破坏,从而导致Ⅰ型裂纹偏移程度减小。
其他文献
<正>原文阅读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作为电子产品中的重要部件,不仅对电子元器件起到支撑、互连的作用,还对电子元器件发挥功能起到保障功能。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电子产品向着“薄、轻、小”的方向发展,高密度互连板(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ion,HDI)应运而生。随着信息产业对HDI要求不断提高,HDI板的层数、总板厚度不断增大,层间的电气互连空间逐
随着科技发展,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与传统的无机半导体材料相比,有机半导体材料具备很多优点,如易于物理、化学调控、提纯方法多样和制备工艺多样等,在有机光电器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有机半导体的发展同样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电荷迁移率低、稳定性不足等问题,严重限制了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应用与发展。因此,设计、合成高性能有机半导体材料十分重要。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对有机场
影响地下工程隧道、煤矿和矿山安全生产的最大因素是隐蔽致灾构造,煤炭生产工作面每年都会因为隐伏构造、隐伏陷落柱造成多起煤矿水害事故、采煤机组搬家导致停产影响经济效益。为了减少事故灾害的发生和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目前工作面煤层内部最有效的预测隐伏构造手段是无线电波透视技术。目前基于均匀介质无线电波透视理论,认为无线电波透视探测准确性与煤层的电性参数、周围环境、测试频率、探测距离、地质异常体类型等因
我国是世界蔬菜生产和消费总量的第一大国。过去10年来,我国蔬菜种植面积与蔬菜产量平均增速为2%-4%。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的不断增加使得蔬菜废物产量也急剧增加。如何有效处理蔬菜废物并使其经济且快速地资源化成为当期亟需解决的问题。蔬菜废物肥料化,通过高温好氧堆肥实现蔬菜废物还田,是一种生态环保可持续的资源化技术。然而,蔬菜废物含水率高,碳氮比失衡,易塌淹导致通风困难,难于满足好氧堆肥工艺要求。为顺利实
二氧化碳(CO2)可用于强化页岩气和煤层气(主要成分是CH4)开采,产气速度与其吸附动力学直接相关。开采后期涉及到CH4/CO2的分离,活性炭可作为吸附剂。研究CH4和CO2在页岩、煤和活性炭上的吸附动力学,对开采和分离有着重要意义。煤、页岩和活性炭都是孔径分布比较广的多孔介质,气体在不同孔径空间中的吸附速率和运移机制是不同的,即存在多个吸附过程和不同的运移机制。本论文采用多过程吸附模型分析CH4
近年来,随着矿山逐步向深部发展,巷道冒顶、岩爆等灾害时常发生,对矿山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财产影响极大。基于地球物理的微震监测技术可通过处理分析传感器接收的微震信号而获得震源位置、震源机制等信息,在矿山、隧道等工程领域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微震监测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布置网络优化、微震监测数据处理和微震事件定位等。其中,微震事件定位研究是核心问题,其定位精度主要受震源定位方法、P波初至拾取、微震信号质
以装配式建筑为研究对象,用文献分析法构建包括设计、生产、运输、安装阶段的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再通过AHP法和熵权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明确装配式建筑各阶段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高浓度氨氮工业废水由于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传统脱氮方法已无法满足其处理要求,电催化氧化技术具有简便、高效、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能够克服传统生物脱氮工艺面临的微生物毒害问题,目前已经成为高浓度氨氮工业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之一。电催化氧化技术中电极材料是决定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Pt及Pt基催化剂因其良好的催化性能成为氨氮电催化材料的首选,然而价格昂贵,易中毒失活等问题限制了Pt及Pt基材料的发展。因此,
农业非点源污染已成为影响水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源。为削减滇池流域的农业非点源污染入湖量,从“九五”至今已构建起完善的环湖截污工程,通过智能化平台控制其有效运行。其中,在农灌沟渠末端、截污干渠前端的沉砂截流井对截流量的控制效果将直接影响环湖截污工程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削减效能。然而,无论是现阶段采用的人工手动控制模式,还是未来采用的“液位-时间”控制模式,沉砂截流井都仅通过闸门的启闭控制截流量,对截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