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九天穴位贴敷防治小儿哮喘的临床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rs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不同频次施行穴位贴敷对脾肺气虚型小儿哮喘的防治效果。  方法:将来自新疆自治区中医院针灸科门诊的小儿哮喘患者(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医诊断为脾肺气虚型哮病)随机分为4组:三伏组,三伏加强组,三九组,三九加强组,进行穴位贴敷治疗,三伏组在三伏天进行3次治疗,三伏加强组在三伏天进行5次治疗,三九组在三九天进行3次治疗,加强三九组在三九天进行5次治疗。观察四组病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1年后中医症状评分和ECP的变化,评价四种治疗方式对于小儿哮喘哮喘的临床疗效。  结果:1.四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1年后的中医症状评分评分及ECP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3个月、1年后观察,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方面,治疗日期的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频次的主效应显著,P<0.05,3.在改善ECP方面,治疗日期的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频次的主效应不显著,P>0.05;3.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1年后对比可发现,在中医症状积分方面,除加强三伏组外,各组积分均明显上升,P<0.05;单项症状积分方面:气短喘鸣积分,除三伏组外,各组积分均明显上升,P<0.05;胸闷积分,仅三伏组胸闷明显上升,P<0.05;咳嗽、咯痰,除三九组外,各组均明显上升,P<0.05;在ECP方面,四组均明显上升,P<0.05。  结论:本研究:1.四组治疗方法均可改善中医症状积分,ECP;2.治疗时间上三伏组优于三九组,治疗频次上五次优于三次。3.比较在1年后与3个月后的各组中医症状积分,ECP,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提示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的近期作用优于远期作用,多疗程、多年份贴敷疗效更佳。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经加味二至煎煎剂治疗后粪便粒数、粪便含水量、肠道敏感性及肠道传输功能的变化,并运用免疫组化及放射免疫方法观测肠组织中MC、5-HT、ICC及外周血中雌二醇、睾酮的变化,揭示其相关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造模期:适应性饲养5天,示一切正常后,将72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体重120-210g)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正常组24只,雌雄各
目的:观察复方朱砂根胶囊治疗咽异感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07年4月-2008年2月在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咽异感症(符合中医辨证肝郁化热)患者,并自愿接受疗程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