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不同频次施行穴位贴敷对脾肺气虚型小儿哮喘的防治效果。 方法:将来自新疆自治区中医院针灸科门诊的小儿哮喘患者(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医诊断为脾肺气虚型哮病)随机分为4组:三伏组,三伏加强组,三九组,三九加强组,进行穴位贴敷治疗,三伏组在三伏天进行3次治疗,三伏加强组在三伏天进行5次治疗,三九组在三九天进行3次治疗,加强三九组在三九天进行5次治疗。观察四组病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1年后中医症状评分和ECP的变化,评价四种治疗方式对于小儿哮喘哮喘的临床疗效。 结果:1.四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1年后的中医症状评分评分及ECP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3个月、1年后观察,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方面,治疗日期的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频次的主效应显著,P<0.05,3.在改善ECP方面,治疗日期的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频次的主效应不显著,P>0.05;3.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1年后对比可发现,在中医症状积分方面,除加强三伏组外,各组积分均明显上升,P<0.05;单项症状积分方面:气短喘鸣积分,除三伏组外,各组积分均明显上升,P<0.05;胸闷积分,仅三伏组胸闷明显上升,P<0.05;咳嗽、咯痰,除三九组外,各组均明显上升,P<0.05;在ECP方面,四组均明显上升,P<0.05。 结论:本研究:1.四组治疗方法均可改善中医症状积分,ECP;2.治疗时间上三伏组优于三九组,治疗频次上五次优于三次。3.比较在1年后与3个月后的各组中医症状积分,ECP,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提示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的近期作用优于远期作用,多疗程、多年份贴敷疗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