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膜引导下不同比例颗粒状自体骨和Bio-oss联合修复种植体周骨缺损的相关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di_x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种植体周骨缺损的犬模型,以骨引导再生术(GBR)为基本原理,在骨缺损区分别植入两种不同比例的自体骨和Bio-oss,并应用钛膜和胶原膜分别引导。本研究旨在通过特殊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来比较两种膜引导下的成骨量和质地及骨整合有无差异,比较两种不同比例的颗粒状自体骨与Bio-oss混合修复的成骨量和质地及骨整合有无差异及膜联合植骨材料的修复骨缺损的最终效果,从而为临床解决种植体周骨缺损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材料与方法:选择8条12-16个月的健康杂种犬为实验对象,全麻下拔除双侧下颌前磨牙P1-P4。3个月后首先在P1-P4区备种植窝,植入种植钉。然后在P1-P4颊侧人为制造3mm×2mm×1.5mm大小的骨缺损区,并在缺损区分别植入自体骨、1:2颗粒状自体骨和Bio-oss复合物、2:1的颗粒状自体骨和Bio-oss复合物和Bio-oss。最后左侧覆盖钛膜,钛钉固定,缝合;而右侧覆盖胶原膜,缝合。5个月后处死实验犬,取下颌骨,拍X光片,并做硬组织磨片、树脂切片分别进行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分析。 结论: 1、无论是钛膜还是胶原膜联合植骨材料修复种植体周骨缺损均可获得满意效果,但钛膜不易操作,容易暴露。 2、两种不同比例的颗粒状自体骨和Bio-oss的混合物修复种植体周骨缺损可获得满意效果,但从骨整合程度看,自体骨比例大时,效果更好。 3、带种植体的骨组织可通过脱钙取出种植体后做树脂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但切片的质量仍需要提高。 4、采用苦昧酸天狼猩红.偏振光显示法可在同一张切片中同时观察到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颜色对比鲜明,有着很好的直观效果,还可进行半定量分析,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相比,价格低廉,操作简便。
其他文献
新城市主义是美国90年代促进邻里和地区健康发展同时提高生活质量的运动.本文通过对新城市主义产生,发展和前景的系统分析,从而得出笔者对新城市主义的一些看法,以及新城市主
修复治疗的目标是实现修复体咬合面或切端与对颌牙的咬合面或舌面形成稳定的咬合接触关系,使咬合接触与患者自身牙周组织、颞下颌关节、肌肉组织等相协调。咬合指示材料可以
目的:和意义:   在体模MRI图像几何失真和体模CT/MRI融合基础上,对正常眼球和正常上颌窦MRI图像的几何失真进行研究,优化MRI序列,并利用归一互信息法对CT/MRI的配准误差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