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持续的实践、认知行为过程中,无论什么样的民族、国家都会产生相应的价值思维体系。核心价值观会是此类体系内的主导因素,处于这个体系的主要地位,属于整合民族、国家内部力量必然因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同样会显著影响到民族、国家发展进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表明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显示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已经从理论、道路和制度层面升华到价值层面。十七大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战略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重要阐述。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014年的2月24号,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要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中国、日本两国的文明源于两种文化历史,两国的核心价值观取决于两国不同的经济政治关注目标、雄厚的文化历史传统以及久远的社会生活实践。本文主要研究与核心价值观有关的理论。分别论述中国和日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背景、内容等。比较当代中国、日本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异同。充分肯定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意义,归纳日本建设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经验。本文以核心价值观的有关概念为前提,阐述了对当代中国、日本的核心价值观进行研究,意在对两国核心价值观更理性、客观、冷静看待,填补对亚洲国家社会核心价值观研究的空白,拓展价值观研究的视野,汲取日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精华,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出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