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和环境污染的关系问题日益获得人们的重视,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FDI目的地之一,FDI不仅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对我国的环境状况产生了影响。如何处理好FDI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促进我国经济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今后工作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因此,有关我国FDI的环境效应问题就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以我国FDI的环境效应为研究主题,通过对FDI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理论陈述与分析,进而用数据描述我国FDI与环境污染现状,接着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这三个方面阐释了FDI对环境污染的作用机理,然后,分别基于全国和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视角,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FDI的环境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FDI对我国各经济区域的环境污染影响是复杂的。从全国数据的面板数据模型看,FDI与“工业三废”排放量(即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物)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的关系,且FDI对“工业三废”排放量的曲线图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分布,而我国总体上目前正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从东部、中部、西部的面板数据模型看,三大区域FDI对“工业三废”排放量的曲线图跟全国基本一致,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分布。但东部地区FDI与“工业三废”排放量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的关系,而中部、西部地区FDI与“工业三废”排放量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的关系,这说明东部地区已经过了倒U型曲线的拐点,处于曲线的右侧,而中部、西部地区还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本文最后对前面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进行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