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钒氧化合物与磷酸钒锂复合正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134169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和能源日渐短缺,绿色能源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高能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器件,因其优异的能量密度、工作电压和良好的循环寿命而成为各国竞相研究的热点。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部件,也是决定其性能的关键因素。设计制备高性能的锂电正极材料对发展新一代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具有决定性作用。在众多的正极材料中,单斜晶体结构的Li3V2(PO4)3具有循环性能优异,倍率性能好,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但较低的放电比容量(133mAhg-1,3-4.3 V/197mAhg-1,3-4.8V)制了其实际应用。与此同时,锂钒氧化合物(LiVO2, LiVO3,LiV2O5,LiV3O8等)具有比容量高、成本低廉等优点,但在循环过程中其结构稳定性差,容量衰减较快,无法满足应用需求。为获得兼具高比容量和高循环寿命的优异正极材料,本文首次尝试将锂钒氧化合物与Li3V2(PO4)3进行有机复合(本文着重研究LiV3O8+Li3V2(PO4)3),利用其协同效应相互改性,取长补短,设计制备高性能的锂钒氧化合物+Li3V2(PO4)3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溶胶凝胶辅助溶剂热的方法设计制备了新型0.6Li3V2(PO4)30.4Li-V-O复合正极材料。研究发现该复合材料由Li3V2(PO4)3和Li-V-O(LiV2O5,VO2)组成,其微观形貌为纳米片和分散在纳米片上的不规则颗粒。电化学测试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明显强化的容量和循环性能。2.0-4.3 V电压范围内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49.2mAhg-1,高于未改性的Li3V2(PO4)3,同时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和更快的锂离子扩散系数(10-9.5-10-7.5cm2 s-1)。(2)发展了溶胶凝胶、水热和乙醇燃烧组合法,设计制备了2Li3V2(PO4)3·LiV3O8复合正极材料。相比于单一的Li3V2(PO4)3和LiV3O8,该复合正极材料表现出更为优异的综合电化学性能。在2.0-4.3V内,2Li3V2(PO4)3·LiV3O8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62.8mAhg-1。同时其具有良好的倍率循环性能,经过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高达92.6%。研究表明其特殊的微观结构(纳米片和纳米棒)可有效促进电荷转移速率并增大Li+扩散路径和电解液接触面积,从而改善了材料的循环性能。(3)采用机械混合法实现具有不同组分配比的Li3V2(PO4)3/rGO和LiV3O8复合正极材料。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制备出一系列复合材料xLiV3O8·yLi3V2(PO4)3/rGO (x:y= 2:1,3:1,1:1,1:2,1:3).系统研究对比了不同比例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x:y=2:1时,该2LVO·LVP/rGO拥有最优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因于该配比具有更好的离电子传输通道和结构稳定性。GITT测试计算得到其锂离子扩散系数(DLi+)范围为10-11.5-10-9.5cm2s-1,高于单相LVP/rGO和LVO的锂离子扩散系数。该复合材料在2.0-4.3 V电压范围内的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97.0 mAh g-1,并且显示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其他文献
SrBi2Ta209(SBT)材料是一种类钙钛矿结构的铁电材料,具有优异的抗疲劳特性,且不含铅等重金属,对环境无污染;同时,SBT材料作为一种三元氧化物具有成为阻变介质的潜力,经过多次的实验探索,发现基于Pt/SBT/Pt结构的器件具有优异的双极性阻变性能。因此,基于Pt/SBT/Pt的器件同时具有铁电极化翻转特性和电阻转变特性,利用这两种转变特性可以实现多值存储。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BT薄膜
立方氮化硼(cBN)是最简单的Ⅲ-Ⅴ族人工合成材料,它不仅化学稳定性好、耐高温,而且具有最大禁带宽度和高热导率,可以掺杂成n型和p型半导体材料。cBN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和光学性
寒林 Han Lin  寒林(原名韩琳琳)2014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大学,获学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安徽大学,获硕士学位。同年毕业于北京“当代新工笔创作人才绘学计划”高研班,师从陈林、陶合民教授。现为安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院聘画家。其作品和论文多次发表于《美术》《美术报》《中国书画》《中国书画报》《书画世界》等报刊。作品被国内外多家美术馆、画廊收藏。  
期刊
食用菌栽培是食用菌产业的重要一环,对其发展影响较大.采用高新技术栽培食用菌,可以在提升食用菌质量和产量的同时提高菌产业的经济效益.本文详细介绍了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及管
中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小麦一直是我国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了加快小麦的收获速度,应加大小麦收割机的推广使用力度.本文从小麦收割机的推广服务及其使用方法两方面进
谷子是我国三大农作物之一,对其种植技术进行研究,在保证谷子种植能够实现丰收的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农户的经济收益,促进农业发展.本文对谷子种植技术进行研究,并总结出底肥整
期刊
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范围较为广泛,其病虫害对水稻的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本文简单介绍水稻栽培过程的技术要点,并根据现有的水稻技术提出几点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