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成就,但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十九大报告强调,要走绿色生态道路,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解决生态不断退化、环境污染以及各种资源匮乏等问题,则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坚持走环境高质量发展的新文明发展的道路。因此,首先要对我国环境质量发展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制定适宜的政策。本研究以环境高质量内涵为理论基础,以全国省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绿色生态、高效生产、绿色生活三个子系统,并依据这三个子系统建立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系统协调度模型及灰色关联度模型等方法,对全国的环境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及时空格局演变分析。最后,探究影响全国环境高质量发展能力的驱动因素,进行相对重要性分析,为提出政策建议提供依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2018年内陆地区的环境高质量发展水平低,沿海地区相对较高;相较于历年平均排名,湖南、四川两省上升幅度最大,青海、天津下降幅度最大。根据灰色关联度发现,各子系统中绿色生活子系统与环境高质量发展系统关联度最高,对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绿色生态子系统,最后是高效生产子系统。通过系统协调度分析发现,不同地区间各子系统间协调度水平存在差异。接着对环境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变分析显示,在时间维度上,环境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持续增大趋势,但环境高质量系统内部的变化具有“连续增大、先增后减、先减后增和连续减少”的差异;在空间维度上,环境高质量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然后,相对重要性分析发现,城市化程度变量的贡献度最高,能源强度变量的贡献度最低。最后,基于本文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