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社会化与社会现代化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从未停止对于外部世界和自身世界的探索,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局限性的影响,因而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内没有形成对于社会发展的历史和人类自身的真正认识。直到近代,随着人类自身认识能力的提高,才逐渐形成了对外在世界和对自身的较深入的认识。沿着世界文明的发展轨迹,马克思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人的活动迄今都是劳动。人类的历史恰恰是人类通过劳动创造的历史。然而,正如人类的历史与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认识并非同步一样,劳动自身的历史和人们对劳动认识的历史也不是同一个过程。劳动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础、最重要的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劳动社会化是劳动自身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本质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化,最终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社会化。劳动社会化的最终结果是实现真正的社会化劳动,实现作为劳动主体的人的本性的真正复归,人类劳动的社会化必将引起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并推进社会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作为一种社会增长和创新的发展过程,是通过社会在许多方面的变革实现的。现阶段人们对于社会现代化多是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上进行研究和探索,而真正从哲学角度的解释还不是很多。因此,本文试图沿着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加深对劳动发展史的研究和探讨,从而找寻全部社会历史发展的足迹。本文通过对劳动社会化与经济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三个层面的分析,揭示劳动社会化与社会现代化两者互动的机制。全文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序言部分主要讨论马克思主义劳动概念内涵及其理论渊源,以及劳动范畴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核心地位。第一章,劳动社会化:经济现代化的必要前提。主要从劳动社会化的内涵和本质、劳动社会化的历史形态、以及劳动社会化的社会影响三个方面,探讨劳动社会化与经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从而论证劳动社会化是经济现代化的必要前提。第二章,科技现代化:劳动社会化的重要推动力。从科学技术在劳动社会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劳动社会化与科技进步之间相互影响,以及现代科技为劳动社会化开辟的新前景方面,探讨劳动社会化与科技现代化之间的必然联系。第三章,经济全球化:劳动社会化的必然趋势。介绍马克思对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科学预测和历史证实,探讨劳动社会化推进世界交往普遍性的内在机制,以及全球化推动劳动社会化发展进程方面,分析劳动社会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第四章,经验与启示:我国现代化道路的得与失。运用劳动社会化发展理论,联系我国建国60年来的历史,探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挫折。分别从市场经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社会制度三个角维度,探讨劳动社会化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理论作用和价值。
其他文献
后现代主义的思潮在当今社会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提出了许多和人类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的问题。美国学者格里芬的思想广泛地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因为他提出了具有独特
本文以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状况为出发点,从伦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对现代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作了系统阐述,并结合中国具体的国情,对如何承担企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而且还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么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
如今,计算机的快速发展赋予21世纪更独特的时代特征,时代催生新技术,技术推动新时代,计算机的蓬勃发展将我们带到一个广阔的虚拟世界中。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也随之出现许多
文章先阐述了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表明“默会”一词蕴涵着“非言述”与“难以言传”两层含义。在对默会知识的难言性进行简单地分析之后,介绍了知识表征的内容与形式,并尝试从知
在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视阈中,国家应当保证行政实践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但行政实践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制定决策与执行决策的行为,而是一种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它追求公共利益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