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ryu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通切换型永磁电机(Flux-Switching Permanent Magnet, FSPM电机)是国际上近十年提出的一种新型结构的定子永磁型双凸极电机,它克服了传统转子永磁型的诸多缺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以三相定子12齿/转子10极FSPM电机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FSPM电机的本体结构、静态特性以及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三相FSPM电机在定子和转子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由于FSPM电机的静态特性和数学模型与转子永磁型结构的正弦波永磁同步电机相似,故在控制策略中将广泛使用的矢量控制方法引进到FSPM电机中,并研究了基于定子永磁磁场定向的FSPM电机矢量控制策略。为此,本文提出适用于FSPM电机的前馈型矢量控制方式,并且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三相12/10极FSPM电机的稳态及动态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矢量控制系统中常用的四种恒转矩电流控制算法(id=0控制,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恒磁链控制,cosψ=1控制)和恒功率区的高速弱磁算法完全适合于FSPM电机。 在仿真研究基础之上,建立了基于dSPACE(DSP and Control Engineering)实时仿真平台的FSPM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开发并搭建了测试工作平台,实现了和MATLAB/Simulink的完全无缝连接。该实验平台拥有高速计算能力的处理器,丰富的外围电路等硬件系统,还拥有可以方便实现代码生成/下载和试验/调试的软件环境。本文基于此平台,设计和制作了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建立了FSPM电机转速开环和闭环矢量控制系统。 最后,基于dSPACE的控制系统,应用前馈型矢量控制策略,对三相FSPM电机的调速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在低速区,主要采用id=0的电流控制算法,对FSPM电机进行了一系列稳态和动态试验研究,对比分析实验与仿真结果,验证了基于dSPACE平台的FSPM电机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和可操作性,进一步验证了矢量控制算法在FSPM电机的应用上的可行性。此外,还进行了一些针对FSPM电机的开拓性试验,为该电机的后续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在实际工程的有限元分析中,因设计变量变化后进行重分析是很常见的。若是大型结构系统,在每次变化后都直接求解新的有限元方程,则计算量非常庞大,很不经济。因此寻找一种针对有限元重分析的快速有效计算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从现有的研究看,做这方面研究的多为弹性结构,对弹塑性结构研究较少。本文提出了一种弹塑性有限元重分析的快速算法。在结构的可靠度计算中,对极限状态方程未知时一般用响应面法计算结构可靠度,这种方法需
换流变压器是直流输电系统的关键电气设备,直流输电的特殊性要求其比普通电力变压器具备更好的绝缘性能。油纸复合绝缘是换流变压器的绝缘结构,变压器油内电场分布对其绝缘性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数量的增加呈现势如破竹的趋势,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由于车辆尾气带来的众多环境问题也接踵而至,比如“温室效应”、“雾霾问题”等,这些问题,为纯
船舶航行阻力的一部分为粘性阻力,其中又分为形状阻力和摩擦阻力。减少船舶阻力的方法很多,优缺点各异,船舶减阻问题受到行业内外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学者的长期关注。本文依托国家
Molecular oxygen (O2) is essential to human beings on the earth.Although elemental oxygen is rather abundant,O2 is rare in the interstellar medium.It was only d
本文对传统的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节点抗滑移系数试验的缺点和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的试验方案,通过与传统试验方案对比试验,得出试验数据,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横向和纵向比
利用有源滤波器(APF)构成的同相牵引供电,是一门综合解决目前铁路牵引系统存在的负序、谐波、无功等问题的新兴技术。铁路牵引负载功率大且电压较高,所以同相供电的APF首先必须解决高电压、大容量问题。APF在电力系统很早就用于谐波和无功补偿,因此对APF从结构、控制到保护等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铁路同相牵引供电可以从中借鉴。但目前国内外还无成熟的能够满足同相供电电压、容量要求的APF结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