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党的十四大提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目标算起,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改革已经走过了19年历程。事业单位在人事聘用、机构编制、管理体制、绩效工资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但是作为事业单位改革重要内容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至今仍处于试点阶段。中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整个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改革与发展不仅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关系到中国数千万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权利的实现问题。从1994年开始,国家在各省市相继开展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但改革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直到2009年2月,由劳动保障部、财政部、人事部联合制订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要求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个试点省市认真做好启动准备工作。于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再次提上议事日程。但是,从试点情况具体内容来看,不禁产生以下疑问:为什么要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如何更好的保证改革前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待遇水平的平稳衔接,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如何更好地解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论文分为以下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叙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研究现状,研究的方法,基本思路以及本文所研究的对象范围和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介绍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依据。不论是事业单位、企业还是其他群体,其养老保险制度都必须遵循基本的经济理论。根据养老保险制度相关经济理论的侧重点不同,本文将从公共产品、公共财政、福利经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四个方面阐述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依据。第三章介绍了中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与现实状况。简要回顾中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演变历程,分析各个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阐述事业单位离退休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现实困境,分析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目标选择的相关依据,反思部分地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措施。第四章介绍了国外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比较与借鉴。本章在对世界各国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类型、特点与发展趋势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选择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介绍评述,并分析了国际经验对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借鉴意义。第五章介绍了中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介绍了中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发展的对策建议,即建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统筹机制,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险法律法规以及提高统筹层次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