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就……”句式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复句结构,一般出现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会发现,中高级水平的留学生在这一句式的使用上仍会出现偏误。因此本文在注重口语语料的互动语言学的指导下,尝试将母语者使用该句式的情况与汉语学习者使用该句式的情况作对比,试图探究二者的使用情况是否存在不同侧重,以及其背后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以期能够给汉语国际课堂教学提供新的参考,且能够提高汉语学习者在使用这一句式时的正确率。本文统计与分析了 500条母语者的口语语料,发现在最近十余年的日常口语中,对于“一……就……”句式条件关系的使用频率已经高于紧随关系,这与以往对于书面语语料的研究结论不同。其原因在于表示条件关系的“一……就……”句式可以使话语效用最大化,即既可以表达前后动作或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又给人以时间上的紧迫性,且具有口语特色,所以这一语义关系在日常对话中的使用频率日益增加。通过对500条汉语学习者语料的整理,发现相比于其他两种语义关系,学习者对于紧随关系的掌握最为熟练;而对于母语使用者来说最为常用的条件关系,对于学习者来说使用频率却不高。通过对学习者语料的偏误分析发现,对于“一……就……”句式来说,遗漏主语、遗漏关联词“就”、错序、误加主语的偏误出现率最高。基于以上研究,文章针对初级汉语课堂,对“一……就……”句式(紧随关系和条件关系)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这一教学设计旨在回顾学生已掌握的紧随关系,扩展有关条件关系的新知识。与传统的语言点教学方式不同,文章的教学设计采取“猜测—推断—讨论”的形式,无论是总结句式特征,还是区分语义关系,都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始终处在引导、辅助的位置。文章希望能引起对于“一……就……”句式的条件关系用法的重视,并能够不断完善汉语国际课堂的语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