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加载路径下岩石破坏次声信号特征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xx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石失稳破坏过程是一种能量不断累积到一定程度而后突然释放的过程,是一种累积效应。因此开展监测岩体在能量累积过程中伴随的物理现象并究其特征,获取岩体失稳过程中起到破坏前兆特征作用的信息,是进行岩体失稳可监测预警的研究方向。研究表明次声信号具有传播距离远、能量衰减小的特点,克服周围环境次声噪音干扰,通过研究岩石加载过程中低频声发射信号特征,建立次声信号与岩体失稳之间关联性,可获得岩石失稳破坏重要的前兆信息。本文以室内试验为基础,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成45°斜剪试验、巴西劈裂试验以及单轴循环加卸载试验四种试验,在进行各种岩石力学试验的同时进行次声信号采集。对采集的次声信号进行小波分解与重构,获得频率为0~16 Hz的次声时域信号,通过对次声时域信号特征分析以及波形特性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单轴压缩试验与斜剪试验结果分析发现岩石在变剪切破坏形式下中能产生突出次声波信号,且在最终岩石试件在应力峰值点次声信号强度达到最大。(2)劈裂破坏过程中次声信号与实验室本底信号区别不大,次声信号不明显,劈裂试验次声现象不明显存在2种可能:1、劈裂时产生的次声信号强度较小于实验室环境噪声次声信号强度;2、劈裂试验破坏时大部分声信号为高频信号,数据处理时已经过滤掉而次声信号过少。(3)试验过程中次声传感器与加载岩石试样间隔了约2.5 m的空间直线距离,明显区别于声发射监测需要传感器与岩石试样紧密耦合的方式,说明岩石变形破坏产生的次声波信号能通过一定距离空气传播,不用通过传感器直接接触岩体而能进行岩体稳定性监测,这使得次声波的现场监测更加方便。(4)通过对岩石单轴循环加卸载试验各级加卸载次声信号事件累计振铃数统计可以看出,在第五级加卸载阶段(约为应力峰值80%~90%左右区段)次声信号事件累计振铃计数在卸载阶段明显多于该级加载阶段,出现异常。(5)岩石在加载破坏过程中产生的次声信号主要频带能量分布在1~4 Hz,在应力初始阶段1~4 Hz频带能量占比达50%左右,随着加载应力的不断增大,这一频带能量占比越来越大,峰值点可达85%以上。(6)分形维数在应力初始阶段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加载应力的不断增加,分形维数开始出现剧烈波动,起伏较初始阶段大,当分形维数出现骤降后,预示着岩石即将发生破裂。
其他文献
冬瓜山铜矿自2004年试生产至今,已完成大量的第一步骤矿房采场和部分第二步骤矿柱采场的回采工作,尚未对作为第三步骤回采的占矿山总储量18%~20%的盘区间隔离矿柱进行回采,使得三级
2004年,柳宏教授以其博士论文《清代诠释史论》初步开拓了清代《论语》学研究,并使这一课题逐渐受到重视.历经十数年的坚守与耕耘,作者又于2018年推出了由他主撰的《清代地域
作为金属铜的第一生产大国和第一消费大国,我国铜冶炼向大型化、高效化、清洁化生产的方向发展,但对入炉原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部分含铜原料由于粒度细,直接入炉冶炼容易
学位
摘要:新桥硫铁矿“三下”资源露天转地下开采技术条件复杂,制约因素多,为了实现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平稳过渡,确保地表建构筑物和水体安全,最大限度地回收地下矿产资源,实现矿山
学位
当前国有建筑企业党的建设存在主要问题:一是职责落实不到位;二是不能与新时代发展相契合;三是方法单一、示范引领作用不强.提升国有建筑企业党建工作的路径:一是明确服务目
本课题所研究的内容是地质雷达和高密度电法对补连塔煤矿地下水的探测,由于矿区内补连沟对该区域地下水分布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选取的探测区域是补连塔煤矿补连沟。该区域地理
钢丝网架珍珠岩夹芯板是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它以其自重轻、隔热、隔音、抗震能力高、施工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框架结构中的非承重墙体和防火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