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基于直线导轨测量的运动几何学原理,研究了机床直线导轨测评的运动几何学模型,基于非完备性测量的退化模型开展了单导轨单双滑块装配模式下单双表测评,开展了基于完备性测量模型结合机床插补模式的两轴联动工作台误差补偿方法研究。主要研究方法与内容如下:(1)提出了机床直线导轨测量的运动几何学原理,依测量运动参数、被测几何要素和传感器测量参数等三要素间所必须满足的运动链关系建立了直线导轨测量的运动几何学模型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机床精度的机构弹性误差运动学与动力学理论基础研究”(U180821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直线导轨测量的运动几何学原理,研究了机床直线导轨测评的运动几何学模型,基于非完备性测量的退化模型开展了单导轨单双滑块装配模式下单双表测评,开展了基于完备性测量模型结合机床插补模式的两轴联动工作台误差补偿方法研究。主要研究方法与内容如下:(1)提出了机床直线导轨测量的运动几何学原理,依测量运动参数、被测几何要素和传感器测量参数等三要素间所必须满足的运动链关系建立了直线导轨测量的运动几何学模型,即闭环矢量基本方程,将方程求解模式分为误差运动测量、传感器标定与几何形体和安装误差测量三类,确定了机床直线导轨误差运动参数完备性测量条件:传感器测量参数和被测几何要素构成的闭环矢量基本方程在测量坐标系中投影可得到的独立标量方程数与自变量数相等,且自变量为六自由度运动参数。(2)研究了机床直线导轨测量运动几何学模型的退化形式,讨论了运动几何学模型在直线误差运动(单条导轨和双导轨移动副)测量过程中的普遍适用性;设计了单双传感器测量单双滑块支撑下导轨直线度测评试验,双传感器测量下,单滑块支撑导轨直线度刻画导轨形状,双滑块支撑导轨直线度揭示平尺运动轨迹,二者均属于空间误差运动退化为平面误差运动轨迹,可为提高工作台直线运动精度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模型退化形式分析了单传感器测量参数与导轨直线度指标之间运动几何意义的区别,对应于布莱恩原则测量要求,延展了阿贝原则与布莱恩原则的运动几何学内涵;设计了双导轨四滑块移动副与单条导轨误差运动参数测量对比试验,测得装配后移动副与装配前导轨误差运动参数存在差异,测量的运动几何学模型是进一步研究弹性误差模型的基础。(3)提出了具有自适应性、唯一性和可比性的直线度评价模型,基于退化后的双表测量运动几何学模型,以与直线法向误差极大值极小为目标,自适应拟合,获得了具有自适应性和唯一性的理想参考直线,且直线法向误差指标明确统一,具有可比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刚体直线度误差最小点求解模型,使评价不依赖于坐标系位置。(4)提出了两轴工作台误差运动求解模型,在两移动轴误差完备测量基础上,引入离散傅里叶变换,在保留数据频率特性和波动特性的情况下,将离散数据拟合为误差连续曲线,并通过模型反解插补点提供了一种两轴联动机床误差补偿方法。在误差运动求解模型基础上,尝试性引入了空间运动微分几何学理论,推导了两轴联动工作台运动瞬时螺旋轴的矢量表达式,为机床移动副误差运动分析引入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粉尘爆炸泄放作为爆炸危害防治的有效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具有潜在爆炸风险的工业生产设备中。随着相关行业发展,高压料仓,加氢反应器等小型化工单元以及高温高压加工工艺繁荣发展,如何在高动作压力下实现精准爆炸泄放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前人研究大多针对动作压力低于0.1MPa的实验工况,主要关注泄放压力和火焰的变化规律,缺乏对泄放行为的量化研究,高动作压力粉尘爆炸泄放的工程计算方法尤为不足。基于此,本文以
在我国能源消耗中,煤炭消耗占据57%的比例。我国煤矿开采主要集中在井下,地质条件复杂,煤矿安全事故频发。在发生矿难后,巷道大多堵塞,矿井内风险性高,救援时间紧迫,在发生事故后的72小时为黄金救援时间,在此时间节点内快速与安全的打通救援通道,能够极大的降低死亡率。而现有的救援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如开挖效率低,危险性高。因此,急需一款快速安全构建救援通道的井下救援装备。顶管法因为其掘进效率较高、掘进支护
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工业设备开始逐渐向超大型化或者小型化、轻量化两条路线发展,这对于设备的结构及材料的强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TP347H钢一直以来由于其优秀的抗晶间腐蚀能力以及较高的许用应力和蠕变断裂强度,被用于制作耐高温的机械设备部件,在炼油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研究TP347H的疲劳循环特性,探究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规律,对于提高TP347H疲劳寿命,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年限,降低疲劳
结晶器内钢水凝固过程伴随的流动、溶质再分配、传热和应力等复杂行为,极易引发铸坯的各种缺陷,探索连铸坯凝固过程中发生的传热与力学行为,是解决铸坯中各种缺陷的重要途径。连铸生产工况恶劣,通过试验的手段对铸坯的凝固过程进行研究十分困难,鉴于此,本文的工作重点是对结晶器内铸坯传热/应力的数值计算与可视化方法进行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首先,依据连铸的工艺特点,建立基于有限元方法的连铸坯传热控制模型和热弹黏
微型化、精密化逐渐成为现代工业产品的主流发展方向。金属微孔阵列结构在航空、汽车、光学、电子等领域得到了愈加广泛的应用。掩膜电解加工以无材料变形、无工具损耗、加工成本低、可批量加工等优势,在金属微孔阵列结构的加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掩膜电解加工存在加工定域性较差的问题,微孔孔径的加工精度以及刻蚀深度难以满足加工需求。因此,为了提高掩膜电解加工的定域蚀除能力,本文提出了微粒辅助掩膜电解加工的方
在航空航天、国防工业等领域的装备制造中,薄壁平面构件因其具有重量轻、节约材料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薄壁平面构件通常具有径厚比大、刚性差的特点,在加工过程中极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较大的变形,导致工件精度无法满足所需要求。本文针对精密物理实验用纯铜薄壁平面构件,提出了一种局部粘接的低应力装夹策略,建立了面向纯铜薄壁平面构件精密加工过程的装夹变形有限元模型。考虑纯铜薄壁平面构件非均匀内应力场,
超精密加工技术在不断朝着加工方法多样化、加工材料广泛化、加工结构复杂化、加工精度精细化发展的同时,对表面轮廓形貌的准确表征与评价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白光干涉仪作为一种光学非接触测量仪器在表面形貌测量中应用广泛。但是在测量过程中,由于光学原理的限制往往使测量结果引入如蝠翼效应、2π误差、“鬼步”误差等,导致测量精度的下降。此外,光的衍射极限也导致白光干涉仪对超精密加工表面粗糙度测量结果偏小。上述测量误
无心磨削是一种针对回转零件的精密加工方法,在轴承套圈的加工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精密制造业和军工等领域对轴承性能和使用寿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无心磨削的加工精度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无心磨削加工过程中,工件的运动和成圆情况非常复杂,其特殊的工件定位方式和驱动形式决定了工件运动状态和成圆效果受多种工艺参数的耦合影响。支撑式无心磨削是无心磨削的一种较为先进的形式,相比导轮式无心磨削具有更高的加工精度
由于现代物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兴起与发展,卷烟企业越来越重视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及改进,期望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对企业的能源利用实现精细化管理,从而为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引和帮助。能耗预测作为企业能源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模块,目前对于卷烟生产过程系统能耗预测的研究还比较少,而且能耗预测误差较大,因此,寻找准确可靠的能耗预测模型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结合国内某卷烟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工艺及其
精密金属表层图案是高性能天线等关重件的核心功能结构,在零件轻量化及结构功能一体化发展趋势下,其加工逐渐以激光刻蚀技术为主。但由于薄壁件受装夹力作用发生形变,理想轨迹下易引发光束偏焦和图案形位偏差等问题,难以保证加工精度。鉴于此,本文开展了虑及夹紧变形的薄壁件表层图案激光加工轨迹修正方法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阐明薄壁回转件的工件-夹具摩擦力需求,将夹紧部位简化为理想周边固支平圆板,计算表明挠度超过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