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承德避暑山庄为我国北方皇家园林的艺术瑰宝,是清代帝王苑囿的杰出代表。避暑山庄的兴建彩英集萃,汇集了全国各地园林造园技术的精华。集万山之石、采万园之气,历时八十九年(1703-1792)方始建成。避暑山庄的造园艺术之高在历史的泱泱长河中已经得到了多方的验证,其空间的布局和组织也得到历史和社会的肯定。空间句法理论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英国伦敦大学教授比尔·希利尔(Bill·Hiller)提出,并在城市规划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空间分析领域的最新代言人。其理论提出的空间本体论和拓扑学观点都使得空间的分析结果更加合理和有说服力。可见性分析及空间句法对空间研究和设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而且其定量的结果在专业的发展上是必要的,然而其针对园林空间的分析方法仍需完善。我国的传统园林理论对空间的分析始终停滞在感性和定性的角度,多年以来没有可以服众的理论来对园林,尤其是中国古典园林来进行理性和定量的分析。本文结合空间句法理论针对我国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承德避暑山庄进行空间的分析,并且在不断的分析过程中将其计算方法和理论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写和再修正,与此同时将空间句法的分析结果与传统的园林空间分析方法作以比较,在对比的基础上找出各种空间尺度及空间类型的合适的园林分析方法。最终力图得到空间句法在中国传统自然式园林中可使用度和可操作度都较高的使用方法。可以使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析摆脱以往单纯的文字描述和图纸示意的方法,进入到建立在数字分析、量化考量的基础上的崭新的层面。本文的第一章首先提出全文的缘起以及文中几大核心内容,如空间句法、园林空间分析、避暑山庄研究的基本介绍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界定了本文分析的对象为针对于避暑山庄的空间分析。第二章简单阐述了空间句法理论的定义和发展,介绍了其基本变量、分析方法及在城市空间尺度的应用实例,有助于读者对于本文全文方法的连贯理解。文章的第三章开始分析已有的将空间句法引入中国古典园林的案例,针对案例及其他构型理论进行分析比对,在综合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探讨空间句法理论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具体应用的方法,提出可行性较高的方法。第四章总结归纳业内针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的分析方法,整体上将现有的分析方法归纳为两大类:数字分析法与非数字分析法,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细分,力求全面地列举其方法并予以合理归纳,在小范围横向比较的情况下提取出较有说服力的园林空间分析方法。第五章首先对避暑山庄的不同空间类型作介绍和阐述,之后针对不同的空间类型,分别使用传统的空间分析方法与空间句法分析方法加以分析,在对比结果之后总结各种方法的优劣处,并力图找出适合各种方法的不同的空间分析使用范畴。第六章针对本文的创新之处及缺漏之处予以总结,并将本文的余论一一列举出来,希望读者或笔者在今后的时间里有余力完成本文探讨内容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