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目前临床治疗的早期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辅助治疗现状,分析影响TNBC预后的因素。探讨TNBC中RON和c-Met的表达能否作为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方法](1)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早期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年龄和腋窝淋巴结状况分组,对可能影响TNBC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和多因素分析。(2)免疫组化检测石蜡包埋肿瘤组织中RON和c-Met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及COX多因素分析,明确其对预后的预测作用。[结果](1)207例TNBC患者分为青年组14例(6.8%),中年组164例(79.2%),老年组29例(14.0%)。保乳率和Ki-67指数在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保乳率:青年组35.7%、中年组16.5%、老年组0,P=0.007;高Ki-67表达:青年组100%、中年组79.9%、老年组65.5%,P=0.030)。青、中年组的术后辅助化疗率分别为100%和99.4%,并且85.7%和65.9%的比例采用蒽环联合紫杉方案,而老年组仅有48.3%的化疗率,且只有13.8%采用蒽环联合紫杉。不同年龄组患者的组织学分级、肿块大小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均无显著性差异。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有乳癌家族史者更多(转移组9.8%,无转移组1.9%,P=0.023)。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年龄、合并糖尿病、乳癌家族史、腋窝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化疗会影响预后,但是多因素分析中发现手术方式、年龄、术后是否化疗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而腋窝淋巴结转移、合并糖尿病及有乳癌家族史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对187例TNBC肿瘤组织进行了免疫组化检测,RON过表达63例(33.7%),c-Met 过表达 64 例(34.2%),RON 和 c-Met 均过表达 44 例(23.5%)。RON的过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期相关(P=0.046),与患者年龄、有无家族史、有无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及Ki-67指数高低无关。c-Met的过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均无相关性。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中位随访38个月,RON过表达与不过表达组相比有较差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79.4%vs 90.3%,p=0.045;84.1%vs 95.8%,P=0.004),而 c-Met 的过表达与不过表组达仅在总生存率上有显著性差异(85.9%vs95.9%,P=0.024)。多因素分析发现RON过表达是影响TNBC患者无病生存期(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hazard ratio,HR)为4.334,而c-Met过表达是影响总生存期(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为3.380。[结论](1)不同年龄段的TNBC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选择上存在一定差异。随年龄增大,高Ki-67指数比例越低;中青年患者更愿意选择保乳手术;年龄越轻,给予术后辅助化疗的比例越高,使用蒽环联合紫杉方案越多。有乳癌家族史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TNBC的预后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有无合并糖尿病及有无家族史有关,与年龄及术后化疗可能有关,与手术方式无关。(2)TNBC患者中存在RON和c-Met的过表达。RON过表达与肿瘤病理分期相关,与年龄、家族史、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无关。c-Met过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RON和c-Met在TNBC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但与Ki-67指数无关。RON过表达或c-Met过表达是独立的预测因子,RON过表达的TNBC患者较非过表达者有较差的DFS和OS;而c-Met过表达者有较差的OS。RON和c-Met可以作为TNBC患者的预后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