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长城防御体系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q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对于西汉边防军事制度和对汉长城遗址的考察、研究都已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其中对制度、遗址的研究较为相互独立。同时,对汉长城的研究多集中于长城线性工事如墙体、关城、敌台等,对西汉长城防御体系的整体性研究较为匮乏。因此本文研究主要目的在于从整体性角度理清西汉长城防御体系,发掘军事制度与长城防御体系之间的相关性,进而研究汉长城防御体系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本文以西汉长城防御体系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依次探讨了西汉长城防御体系的历史背景、修建阶段、边防军制、体系空间结构、城池单体特征。采用空间分析法(Settlement analysis)研究边地社会结构和防御体系聚落空间布局的对应关系,最终得到西汉长城防御体系的整体框架和特征。绪论一章论述了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提出目前西汉长城防御体系研究中存在的缺环。第二章,通过对比西汉与北部游牧民族的战争阶段和长城的建设阶段的相关性,发现西汉长城大规模建设主要集中在领土扩张时期。除防御功能以外,西汉长城还具有明显的进攻性目的,兼有防备属国叛乱和国民出逃、保护商旅驿传等多种功能。第三章,分别梳理西汉北部边防军制层级,和长城防御系统所包含的各元素的层级。将“制度层级”与“实物层级”之间建立横向联系,发现二者存在明确的对应关系。第四章,本文选取阴山-河套平原地区(朔方、五原、云中、定襄四郡)的西汉长城防御体系进行具体研究。先将该区域所发现的长城走向、城池遗址在地图上进行标注,分别分析边城、障城、烽燧等防御要素的分布规律,进而研究西汉防御体系的空间结构,并推测其在防御战争和扩张战争中分别的作用机制。第五章,在整体框架下进行城障单体的研究。对各级城障的规模、选址、城池形制等方面的特征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到西汉边地军事城池单体的一般规律。最后一章总结分析。概括防御体系层次和空间结构,横向比较各级城池选址特点、城池规模、形制三方面的异同,总结西汉长城防御体系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其与明代长城防御体系相似性的探讨,推测长城防御体系可能存在的普适规律。
其他文献
资本动态效率是分析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核心问题。本文在全面总结数据的基础上,基于AMSZ准则对我国资本动态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九十年代初期我国资本动态无效,从1996
科学研究表明钙在人体内的生理代谢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仅次于C、H、O、N的第五种重要元素,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一种阳离子,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它对维持人体的循环、呼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及业务技术操作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风险防控能力仍比较薄弱.因此,强化稽核监督功能,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审计模式,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