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佛教感通画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nooneknow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敦煌壁画内容中,有一类是表现佛教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神异、灵瑞等不可思议现象的图画,前辈学者一般称之为“佛教史迹故事画”,但该名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是应该使用“感通”等佛教里原有的名词,称作“佛教感通画”为宜。敦煌佛教感通画的内容包括瑞像、圣迹、神僧、传说等故事,题材约有百余种,涉及天竺、西域(于阗)、河西、中原及江南等地区。佛教感通画在敦煌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始创、发展、繁荣和衰落四个阶段。从吐蕃时期至归义军时期,是敦煌佛教感通画发展的繁荣期。这个时期敦煌佛教感通画的各种题材经常成群地出现于洞窟内。随着时代的变化,它们在洞窟中的位置经历了由主室龛内,向甬道项,再向主室壁面依次转移的过程,各种题材也时有此消彼长的现象。通过对感通画群的窟内位置、分布形式、题材组合进行分析,可以找出一些年代上的特点。张氏归义军晚期的感通画群具有承前启后的特征,从这个时期开始,感通画群在表现形式上还出现了一些经变化的趋势。在敦煌佛教感通画中,有一部分瑞像采用大致相同的形象来表现,我们称之为敦煌瑞像图的通式,这些通式一般来源于古代印度的佛教造像形式。敦煌藏经洞出土的遗书中,有几份卷子上记录了与感通画群的榜题有关的内容,它们应该来自洞窟内,是壁画榜题的抄录稿,而且部分文字应源自莫高窟第231等窟,但一份卷子上的文字并非专属一窟,而是可能来自多个洞窟,于一窟内也并非所有榜题文字都有记录,被记录的榜题在选择上也难以发现一定的规律。抄录这些榜题稿的目的,可能不是为了做功德,而是学习的笔记或笔记的再编录。敦煌佛教感通画中,有一些题材与中国去天竺、西域等地游历的僧人或使者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初唐时期的高僧玄奘、使者王玄策等人的影响颇大。将各种感通画的题材集中起来进行宣传的做法,除了道宣等中国僧人编撰专门的佛教著作以外,唐朝政府还主持修撰了图文并茂的《西国志》,为感通画题材的大量集中流传奠定了基础。吐蕃统治敦煌晚期的洞窟,如莫高窟第231窟中出现的形式开创了吐蕃时期至归义军时期在洞窟中绘制感通画群的先河。敦煌佛教感通画中还有大量关于于阗的题材,反映了各个时代敦煌和于阗两地间的政治与宗教关系。凉州瑞像与刘萨诃信仰在归义军时期则体现了敦煌的地方性。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的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在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农民的参与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在现实的执行中,农民参与还存在很多问题,许多现状不容乐观,
本文针对当前板式塔的发展现状,结合新型垂直筛板的研究成果,对新型垂直筛板的帽罩结构及性能进行研究。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 参考以往有关帽罩结构改进的工作,提出三种帽罩
在最近的十几年里,由于具有新颖的电磁特性,新型人工电磁材料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随着周期性开口环和金属线结构材料被提出,研究者们对各种新型人工电磁材料进行了理论和实
现代工程装备作为复杂的机、电、液一体化设备,测试性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发展。在简述测试性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BIT技术、ATE技术、BIT与ATE组合测试技术、综合
<正> 异于鲁迅通常风格的散文诗《野草》,是一九二四年九月到一九二六年四月--差不多和他的小说集《彷徨》同时的创作。鲁迅在致肖军的信中曾说:“我的那一本《野草》,技术并
本文讲述了恒力弹簧支吊架微机检测系统的机械、电气结构的组成,以及电气测量与控制部分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并阐述系统的可靠性和采取的措施。
以家具企业小径原木断料车间为研究对象,分层构建智能断料系统框架,对数据进行综合管理与优化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发智能断料系统,以实现断料生产的数据管理、科学决策和自动化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及运行中暴露出诸多关于保障对象间、地区间及管理主体间有失公平或不合理问题.需要通过强化保险理念来解决代内和代际的社会保障对待上的不公平,通过社会保
对于复杂、环境要求严格的大中型基坑工程的施工,往往难从以往的经验中得到借鉴,也难以从理论上找到定量分析、预测的方法,这就必须依赖于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监测。通过某深大
用单台变频器拖动多台电机变频运行,进行恒压供水自动控制,是诸多供水企业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变频器的输出切换问题,目前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若直接采用硬切换方式,不仅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