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相关文献的综述可以看出,尽管二十多年来韩少功小说创作已受到批评界、研究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但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代表了作家艺术思维和叙事特征的神秘叙事问题,还缺乏系统研究和更为深入的探讨.该文即在这方面作专题论述.该文接着从韩少功小说创作历程入手,分析其向"神"靠近的大致过程和文化特征.这一部分首先阐述了韩所说的"神"的含义,进而说明他从公共话语走向独立特行的知识分子话语、从主流意识形态的叙事关注走向乡土民间的过程,就是他向"神"靠近的过程.第三部分阐述了韩少功小说中巫觋形象的审美化和奇异的神秘叙事景观.着重分析的是其小说中的神秘叙事与巫觋形象刻画、乡间神秘风情与叙事的神秘氛围、出走与返乡的灵魂之旅等.切入点在于人物形象,这是韩少功神秘叙事的表层征象.第四部分重点分析韩少功对神秘观念和神秘仪式的审美重构.主要包括其小说中的文本征兆的文学功能、宿命形式的文化内涵以及祀神动机与作家立场等.这标志着作家创作上对民间话语的进一步借鉴和提升.第五部分论述了韩少功小说中呈现出的具象对应的神秘叙事.这是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分析其神秘叙事的审美内涵.具体论述主要在如下层面上展开:感官直接对应的神秘叙事、经验逻辑对应的神秘叙事和诗性逻辑对应的神秘叙事等.结语部分主要是对韩少功小说神秘叙事的意义进行概括总结.其意义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体现了神秘叙事的现代性特征;为贯彻作家的"寻根"思想提供了最便捷的通道;不但实现了"重建楚文学的神话传统",而且揭示了"现实人生的真实存在";神秘叙事使其创作既摆脱了与历史和现实的胶着状态,又没有出现文学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抽象提纯现象;神秘叙事使其小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神秘--现实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