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溪县地处福建东南部,属南、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境内绝大部分是山地,以红壤、黄壤土为主,最适宜茶树生长。安溪县产茶历史悠久,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无性系良种多,茶叶加工工艺精湛,被誉为“茶树良种的宝库”、“中国乌龙茶之乡”。铁观音品种种植面积、乌龙茶产量、销售量与市场占有率、出口量均居全国之首。全县70%以上的人口以茶为主业或从事与茶相关的行业,茶叶在国计民生中占有十分凸显的重要地位。安溪县从1985年的国家级贫困县发展到2006年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百强县,是与茶叶的贡献密不可分的。同时,安溪县茶产业也存在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生态建设、食品安全、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及财政扶持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应用SWOT理论模型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安溪县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①依靠科技创新,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构建县级茶叶科技创新平台,推进茶叶种植业、加工业、商贸业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②强化茶食品安全意识,减少化肥与化学农药使用,严控农药残留与重金属污染,推进茶叶清洁化加工,发展绿色或无公害、安全茶食品。③大力建设生态茶园,突出植树种草、兴修茶园水利与节水灌溉,制止过度开垦,“退茶还林”。④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茶产业实施“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生产程序,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茶产业的放大与永续发展。⑤加强茶文化建设,促进茶叶市场繁荣。建设茶文化,创立品牌,发展多元化、多样化消费的茶产品,不断丰富人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提高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本文力求在理论上拓展县域特色产业经济研究范畴,丰富产业经济的实证研究,为安溪县茶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资料。在实践上力求为安溪县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先进实用的技术。在县域特色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先试先行,力求为本地区乃至全省全国茶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在选题、理论分析方面,以及提出的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都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