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chuan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责任制的实行对我国农村经济当时的发展起到了切实的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如具有代表性的林毅夫(1987)教授的研究表明:中国农村从生产队体制向家庭责任制的转变,使农场生产率平均增长20%。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说,农村土地的家庭责任制经营已经成为农业经济进一步长足发展的障碍。主要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农地所有权界定不清,导致农民的农地所有权保障不力:由于成员权的存在,产生不稳定的承包经营权和农地使用权稳定之间存在内在的必然矛盾;农地流转机制不完善,导致资源利用的效率低下;农地的家庭经营导致规模过小,不利于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本文在综合评述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家庭责任制这种制度安排在中国农村当时取得的主要成就,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在中国兴起的四种农地制度创新形式分别从制度形成、制度安排、制度类型、制度绩效和制度缺陷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将这四种农地制度创新形式与家庭责任制进行比较认为这后四种农地制度创新形式都是在家庭责任制的框架下,以诱致性制度变迁为主要方式而产生的;剖析了在全国各地产生不同农地制度创新形式的深层原因;经过更深的层次分析后认为以上这四种农地制度创新形式对中国目前农村经济发展不具有普遍的制度需求。 本文的主要结论有:通过对家庭责任制和四种农地制度创新形式进行比较后认为,四种新的农地制度创新形式都是在原有制度框架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地域差别,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非正式制度安排是影响农地制度在全国出现多种不同农地制度创新形式的主要原因。重点分析了四种农地制度创新的利弊后,认为当前的各种四种农地制度创新形式都不能满足对普遍有效的土地制度的需求,进而提出了一种本文认为具有普遍性的农地制度创新形式:新型农地合作制。这种新型的土地合作制是以集体所有制为前提,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一种合作,可以说这是一种介于土地股份合作制和家庭农场之间的一种制度形式,其吸收了家庭经营和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合理的制度内核。这里的合作主要体现在农民将自己的农地承包经营权联合起来,选择更加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生产和经营者。最后,提出了进行相应的制度变革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
其他文献
“小书虫图书馆”是通过建立一个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自主选择阅读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自主展开活动、自发交流的早期阅读区域,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在阅读过
现阶段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数量变得越来越多,对于路基工程施工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联系施工的实际情况来提升施工的精确性,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需要掌握
《荀子》一书是荀子思想的重要体现,其中《荀子·性恶》是全书较为知名的一部分内容.德效骞作为一名美籍汉学家,翻译了《荀子》中包括《荀子·性恶》等的一些篇目,其译本The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社区医院门诊输液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对我们社区医院门诊输液病例中的80例患者予以随机抽取,研究病例均为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入院收治,应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变化有所了解,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适当的策略,引导学生的英语学习、提高学习成绩.档案袋评价法,能够使得学生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们的关注,冷链物流的有效运转已成为差异化经营、保障食品安全和赢得市场竞争的现实需  要。冷链物流中心是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