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官的庭外调查权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ragon98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官的庭外调查权是法官在进行庭审活动时使用的一种较为特殊的调查方式,是对自己职权的积极运用,这一权力具有明显的职权主义特征,也因此一向被认为是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和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一项重要区别。由于近年来对西方各种审判模式的探索越来越多,我国的刑事诉讼开始越来越强调程序的公正,随着学习的深入,有许多呼吁废除法官庭外调查权的声音,但是笔者认为在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下,由于控辩双方力量不平衡、辩护律师出庭率低等原因应该对这一制度予以保留。虽然近年来我国进行了多次刑事司法改革,注重吸收借鉴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的一些合理因素,对庭外调查做出了许多规范和限制,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要完善法官庭外调查的制度,首先要理清整体思路,变革相应的前提条件,笔者的建议是完善庭前准备程序、将被告人不得自证其罪的权利宪政化、取消公、检、法三方“互相配合”的原则性规定。最后主要从庭外调查的启动、调查范围、调查程序、调查手段四个方面入手,建议建立听证程序,保证控辩双方参与等措施,以期对我国法官庭外调查制度进行具体完善。
其他文献
本公司2001年生产猪瘟兔化弱毒细胞疫苗27批,效力不合格报废1批,污染报废1批.成品合格率为92.6%.制备原代细胞24批(144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原代细胞不形成单层的有10批(63瓶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资源大省,矿产资源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起着重要的支柱和保障作用。然而,由于缺乏健全的法律体系、管理体制混乱以及利益分配不均、生态补偿机制不完
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已成为重要课题。2013年新《民事诉讼法》确立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为治理环境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而开展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范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法制教育的不断普及,公司股东的法制意识越来越强。近年来,我国股东知情权遭受侵犯而引发的诉讼案件越来越多,但是立法者在股东知情权立法方面大多制
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它既是一项历史性的深刻实践,又是一项时代性的固本工程,其目标是要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帮助人们实现自由而
结社自由是指公民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建立或者参加的社会组织团体的自由。公民的结社自由定义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起的结社自由,即公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