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实现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密度在线调控的设想。借鉴旋转磁场在磁力研磨,磁性靶向药物载体的运动控制方面的应用和静态磁场对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密度的改变,提出在重介质旋流器上端盖位置和筒体位置处施加同轴旋转磁场,对旋流器内磁性重介质进行加速,通过控制磁场转速来控制旋流器内磁性重介质的运动,进而实现设想。为探究旋转磁场对磁性物颗粒运动的影响,采用钕铁硼材质的长方形永磁铁,构造了N-S交替排列和全N-N排列的的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同轴旋转磁场对重介质旋流器切向速度和分选效果的调控机制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密度在线调控的设想。借鉴旋转磁场在磁力研磨,磁性靶向药物载体的运动控制方面的应用和静态磁场对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密度的改变,提出在重介质旋流器上端盖位置和筒体位置处施加同轴旋转磁场,对旋流器内磁性重介质进行加速,通过控制磁场转速来控制旋流器内磁性重介质的运动,进而实现设想。为探究旋转磁场对磁性物颗粒运动的影响,采用钕铁硼材质的长方形永磁铁,构造了N-S交替排列和全N-N排列的的6磁极环形磁场,采用水平和垂直放置永磁铁分别模拟位于旋流器端盖和筒体位置的旋转磁场,通过改变永磁铁数量来调控磁场强度;用变频电机带动其旋转,通过变频器控制磁场转速。为方便观察,使用不同数量、不同直径的钢珠和201不锈钢细棒来模拟磁铁矿粉颗粒。利用高速摄像系统,观察了钢珠、细棒、干、湿磁铁矿粉在不同磁场特性下的运动形态。对不同浓度的磁铁矿粉悬浮液进行机械搅拌,观察了其在旋转磁场作用下的液位变化;并在以上研究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了粗煤泥分选试验。摄像结果表明:无论是N-S还是N-N排列的旋转磁场,其对磁铁矿粉悬浮液的加速均是由磁链的翻转运动造成的。相对而言,在N-S排列的旋转磁场下,磁链的翻转角度更大,翻转过程更加连续,所以其对磁铁矿粉悬浮液的加速更加明显。但是随着旋转磁场转速的提高,出现了磁铁矿粉的分层聚集现象,并形成了“年轮状”的磁环,且在NS排列的旋转磁场下更容易出现这种分层。通过多因素变量试验发现,磁铁矿粉越多,磁场强度越高,出现分层现象时的磁场转速越低。结合钢珠群粒在旋转磁场中的运动状态,建立相关运动模型,指出这种现象是由磁极极性相异的磁链相互吸引并不断堆积而逐渐形成的,且磁环之间相互独立。而磁链的翻转方向除了在N-N排列的低速旋转磁场下,均与磁场转向相反。当磁场静止时,其对磁铁矿粉悬浮液的旋转起阻碍作用。在以上摄像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重介质旋流器的粗煤泥分选试验。旋流器分选试验表明:静态磁场会破坏旋流器的分选效果,位于端盖位置处的同向旋转磁场则只会降低+1 mm粒级的溢流灰分,对旋流器施加与入料方向相反的旋转磁场,会明显降低溢流中+0.25 mm各粒级灰分,降低这些粒级的分选密度。位于旋流器筒体位置的同轴旋转磁场,同向旋转磁场降低了+0.5 mm粒级的分选密度,但破坏了-0.5mm粒级的分选。反向旋转磁场降低了各粒级的分选密度,并提高了分选精度。分选试验结果与摄像结果一致,确认了反向旋转磁场对磁铁矿粉的加速作用,此现象对新型磁选设备的研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二氧化钛(TiO2)纳米线是一种典型的纳米无机材料,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优良的光催化活性和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已经广泛用于工业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基质辅助水热法因操作简单、产物结构易于调控等优点已经成为当前最受欢迎的TiO2纳米线合成方法。传统的基质材料主要包括FTO玻璃及钛片,然而所制备的TiO2纳米线与基质材料之间的界面作用力往往较弱,导致TiO2纳米线易于从基质材料表面脱落,形态与结构难以控制。
微球具有高比表面积、良好可流动性等特点,是常用的可注射型细胞载体之一。传统的合成微球表面多是致密结构或者多孔结构,不能很好地模拟细胞外基质的纤维结构,增强细胞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纳米线不仅可以很好地靶向运输载体,还能够传递生物信息。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无机材料,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能,在载体材料方面有较大应用前景。丝素蛋白是一种常见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水溶液稳定
掘进工作面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不但严重威胁着井下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也影响企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由于掘进工作面具有机械设备多、工序繁杂、通风风量大以及空间狭窄等特点,导致巷道内粉尘生成量大且集中。目前,绝大多数煤矿未能根据掘进工作面的作业需求采取实时有效的防尘、降尘技术。本文在系统研究了国内外掘进工作面除尘技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煤矿掘进工作面的实际情况,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
为了满足现代工业对精密零部件越来越高的需求,现代机械加工的精度与稳定性也必须与时俱进。机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是制约其加工精度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因素,而传统铸铁机床的低阻尼比导致其减振性能较差,通过优化机床结构也难以实现大幅提升减振性能。树脂矿物复合材料(Resin Mineral Composite,下文简称RMC)机床则以其优异的阻尼减振性能应用于精密加工领域,RMC是以树脂为粘结剂,破碎的天然
现代工业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人们对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单一材料现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研究和制备新型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在工业领域是当下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碳钢具有强度高、成本低、加工性能好等优点,而不锈钢具有较高的表面性能和良好的耐腐蚀性,碳钢/不锈钢复合板同时具有两者优异的性能,可以节省Cr和Ni等贵金属。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水利等重要领域。在整个碳钢/不锈钢复合板的产业链中
ZL101属于铸造铝合金,它成分比较简单,而且具有较低的成本,较好的铸造流动性和较宽的半固态区间,是一种适合半固态加工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铝硅合金。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通过在金属基体内加入颗粒增强相的方式,使复合材料结合了基体金属的韧性、比强度,增强颗粒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等优点,是一种综合性能较优异的材料,可以满足现代技术发展对材料提出的更高要求。半固态技术具有流程短、热裂倾向低、成形好等优点,本
全球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及温室气体人为排放量的增加,使得未来必须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是最有希望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可再生能源。虽然太阳能可以通过使用太阳能电池吸收转换,但是这种光伏设备受到太阳光间歇性的限制。因此,有必要采用新的方法储存太阳能以满足能源的需求。利用太阳能驱动分解水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因为它可以在没有碳参与的条件下产生绿色环保的氢能。本文通过使用自制的卤化物化学气相沉积(H
镁合金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轻质合金之一,因其轻量化的特点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但镁合金室温下可加工塑性差、耐蚀性差等问题亟待解决。而铝合金则是仅次于镁合金的轻质合金,并且具有良好的塑变能力和耐蚀性等。因此,镁/铝复合材料可以综合两者的优势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实现两种材料界面的稳定连接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纳米压痕技术作为当前研究材料微观特性的有力手段之一,已广泛应用于测试薄膜、生物材料以及界面
硬脆材料具有高硬度、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以及自身重量轻和良好的自润滑性等优良性能,在机械电子、航空航天、装甲车等国防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由于硬脆材料高脆性高硬度的特点,使得常规的机械加工方法很难加工硬脆材料。电镀金刚石线锯切割是当前硬脆材料加工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特种加工技术。这种加工方法具有加工精度高、切割表面质量好、切缝小、节约贵重材料、环保无污染、加工过程噪音小、切割圆度好等优点。
瓦斯的赋存受构造、压力、沉积、水文等地质因素的影响,且不同区域主控要素有差异。水文地质条件是阳煤集团S矿区15号煤瓦斯富集性的关键控制因素,突出表现为瓦斯含量和瓦斯成分变化范围极大,氮气带、氮气-甲烷带大面积分布。因此,研究地下水系统及其控气作用机制非常重要。为此,充分利用地质、地震、测井等多源信息,研究了地下含水系统的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方法。首先在地震沉积学理论指导下,构建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