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和里水袜业集群技术创新模式的比较制度分析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ro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技术革命浪潮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技术创新成为了获取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和提升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然而,在规模的限制下,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以成本节约为基础的传统产业一直缺乏创新的经验和传统,因此如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对于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 现有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研究一般从产业集群的普遍性出发,探索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系统构成、实施机制和网络治理等相关内容,虽然具备一定的作用,但仍过于宽泛,缺乏具体和深入的研究,不能满足目前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践要求。 事实上,在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的普遍性下包含特殊性。即使处于同一个国家,同一产业,甚至同一行业,由于区域社会文化和历史、集群产生和发展过程等因素的差异,不同的中小企业集群在技术创新上也存在较大差别。本文选取我国规模最大的两个中小企业袜业制造基地——浙江义乌袜业集群和广东里水袜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两者如何采取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推动集群内的技术创新活动。笔者认为两者不同的历史演化路径是决定两地集群采取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义乌袜业集群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模式和里水袜业集群以政府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模式)以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关键,其中,两地不同的社会文化、历史以及在不同社会文化基础上产生的集群产业文化对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从问题的角度出发,本文选择比较制度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此问题进行分析。根据比较制度分析理论的核心思想,“比较”的是两地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历史、两地的袜业集群不同的历史演化路径、不同的集群产业文化、不同的政府干涉程度以及技术创新模式;“制度”意味着在不同历史和社会文化条件下产生的两种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均衡态;“分析”指的是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在事实的基础上建构多个技术创新的“特定微观情景模型”进行分析和讨论。 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即使处于相同国家,拥有大量相似的外生变量,生产相同产品的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也可能采取完全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中小企业集群所处区域的社会文化和历史,集群演化历史和产业文化对确定采用何种切实有效的技术创新模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推动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需要建立制度的多样性、制度的互补性以及路径依赖的思想。对某一产业集群有效率的技术创新制度模式对于另一集群不一定也有效率,所以,在推动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不能追求单一的模式,更不能照搬照抄,这对我国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具有较大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然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模式存在严重的功能缺失,对留守儿童产生不良影响,阻碍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走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误区、开辟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补偿新模式/提高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质量是解决留守儿童发展问题的基本途径。我们要用一种与时俱进的思想来教育关爱留守儿童,重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补偿。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模式归类  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