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生涯决策是个体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决策结果直接影响着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职业生涯决策行为表现也不尽相同,有的人能够很快地做出职业生涯决策,有的人则存在着职业生涯决策困难。因此,考察职业生涯决策的规律和内在心理机制,明确如何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职业生涯决策,对个体和职业心理学研究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研究在内容上把内隐认知和情绪、情感成分引入到职业生涯决策的外显认知信息加工过程之中,探讨了内隐认知和情绪、情感对职业生涯决策的外显认知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在研究方法上,将实验研究和调查方法相结合,建立了职业生涯决策的整合模型。 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回顾了职业生涯决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职业生涯决策并非一个即时的职业选择行为,而是一个决策过程。自20世纪初期职业发展心理学家开始关注个体的职业生涯决策问题以来,到目前为止该领域有两种研究取向:一种取向是强调人与环境相匹配的特质因素论,持有这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好的职业生涯决策就是实现个人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与职业或工作环境特点的最佳匹配;另一种取向的研究者受到经济领域决策研究的影响,提出了标准化、规范性和描述性的职业生涯决策模型。在分别介绍两种取向的职业生涯决策理论的同时,论文分析了不同理论的价值及存在的问题。 论文的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当前职业生涯决策的研究趋势和不足。指出当前职业生涯决策的研究趋势是:从关注职业生涯决策的影响因素到关注职业生涯决策的过程和决策策略;从僵化的人与环境相匹配或绝对理性的效用和概率评估观到灵活的、多阶段有限理性决策过程观。该领域研究的不足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内隐认知角度考察职业生涯决策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职业生涯决策理论中一直缺乏对情绪、情感成分的关注;缺乏综合考察认知、情绪和环境因素的整合研究。 第三章是本研究的总体构思和研究假设。针对当前职业生涯决策研究的趋势和不足,本研究欲构建一个包含内隐、外显认知和情感成分的多阶段职业生涯决策过程模型,并提出职业生涯决策的微观信息加工过程与宏观环境及情境等因素相互作用,职业生涯决策是一个动态决策过程的观点。 第四章是实证研究部分。五个实验研究采用过程追随法中的信息板技术考察了职业生涯决策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内隐认知在职业生涯决策不同阶段的影响作用以及情绪、情感成分对个体职业生涯决策过程的影响,从而证明了职业生涯决策的信息加工过程的阶段性。两个调查研究首先考察了职业生涯决策过程和个人特征、家庭经济状况等社会因素的相互关系,初步确立了整合的职业生涯决策模型,然后考察了该模型与职业生涯效度指标之间的关系,以验证整合模型的生态效度。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职业生涯决策是一个多阶段的内隐和外显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职业生涯决策是一个充满情绪体验的过程,个体的情绪状态也影响着职业生涯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加工方式;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家庭经济状况和个人特征等因素与个体的职业生涯决策过程时时发生着交互作用。总之,职业生涯决策是一个认知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动态的多阶段决策过程。 论文的最后一章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指出本研究在理论上将内隐社会认知和情绪成分纳入到职业生涯决策过程之中,提出职业生涯决策是各种环境和个人因素与决策者的认知和情感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而首次确立了包含多种成分的职业生涯决策整合模型;本研究的结果对于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心理咨询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和建议,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信息板技术不能够获得更多的决策过程信息和对影响职业生涯决策的环境和个人因素的考察不够全面,模型有待进一步丰富和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