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现今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正处于试点工作开展两年即将颁布经常性审计制度的重要时间节点,相关研究经历了探索阶段,目前正处于总结经验并对审计实务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时期。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都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和理论方法可以借鉴。目前国内学者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等规划有何意义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随着2015年《试点方案》的出台,许多学者将研究转向对相关审计要素的概念界定和理论研究,其中也有部分对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但多为环境审计的指标体系,缺少结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判断的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在审计实务中就领导干部离任审计针对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结果的评价上缺乏统一的规范,如何制定规范、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5E”审计理论,从五个层面构建自然资源绩效审计指标体系,作为评价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综合评价体系中定量分析的部分。并结合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从经济责任视角补充构建综合评价体系中定性评价部分。最后,运用案例分析方法,结合2016年S市开展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在产离任审计的试点工作内容,对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试用并分析潜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进一步研究方向。本文在构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时,不仅结合了自然资源绩效审计的相关指标内容,还构建了与经济责任定性相关的综合评价体系。本文旨在为审计实践工作提供能够有普适性的评价体系。本文一方面总结了试点工作的内容,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目前的开展情况更直观地展现出来;另一方面为出台经常性审计制度之后的审计实务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