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斯特凡·桑多菲作品的图像“碎片化”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epwq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画形式的发展和前进从来都不是对成功模式的复制粘贴,它是与时代接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二十世纪以来,图像充斥着整个世界,从“文字时代”逐渐变革到高度信息化、全球化的“图像时代”。绘画被当作图像或者影像的纪录功能也早已被其它媒介所取代了,绘画与图像的结合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现代以来的绘画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传统绘画已然逐渐被边缘化,架上绘画也不再是的中坚力量,但仍有许多艺术家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绘画语言,努力在画布上不断进行尝试,并坚守着这块阵地,使得架上绘画在当代艺术洪流中以自己特有的生存方式得以继续延续下去。这里,桑多菲就给了我们一种可行性,作品以图像“碎片化”的形式,不仅呈现出了严谨扎实的写实语言,又不乏自由开放的艺术思想。他的绘画即没有让步于狭义的叙事法,也没有服从于纯粹的肖像画,而是从更高层面以揭示出潜藏的错综复杂的内涵,他的作品大部分是以人性的脆弱一面所引起的问题为中心,揭示出自由环境和装模做样的病态所导致的与周围世界紧张的关系。在描绘图像本身的同时对个体人性进行了更多反思和展现,这对中国当代绘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呈现图像“碎片化”形式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实际上有很多,本文以桑多菲的绘画创作展开个案研究,以图像学理论等研究方法为概念基础,具体结合桑多菲的大量作品,从中提取出与图像“碎片化”相关特征进行讨论分析。首先,分别从图像拼贴艺术的发展、现代具象绘画的嬗变、摄影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日臻成熟,三个视角对桑多菲的图像“碎片化”表现形式追根朔源。再对其绘画的形成过程进行交代,从青少年时期绘画的启蒙,到图像时代下欧洲架上绘画复兴的形成背景,以及概述总结出桑多菲三个不同阶段的作品风格和主要面貌。其次针对桑多菲的图像“碎片化”,笔者通过表现形式和隐喻性两个方向结合桑多菲的大量作品进行具体剖析。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表现形式的研究是从桑多菲对图像的“拆解”和“重组”、对“空间”与“时间”的表现以及其他表现方式与图像“碎片化”的关系来展开讨论。另一部分同样结合作品从直观视觉上对桑多菲绘画的隐喻性进行分析,先从形式上总结这种图像“碎片化”的隐喻性,然后对桑多菲图像“碎片化”的几个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隐喻性进行研究,再从图像符号的角度进行隐喻性的解读。最后,通过全文的探讨总结出桑多菲绘画创作的思想观念,并得出以下结论,桑多菲的绘画创作不仅是对架上绘画的拓展,同样能够给中国当代绘画带来重要的理性思考和价值启示,架上绘画拥有无限拓展性、可行性。因此,笔者认为对图像“碎片化”的研究是有意义的,研究桑多菲的绘画创作更是有价值的。
其他文献
加工贸易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外贸方式之一,对经济增长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综合运用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加工贸易对山东省GDP的拉动度及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对加工贸易对山东经济增
当前,我国集团公司在财务控制上存在股权结构单一、财务权力分散、财务制度缺乏一体性,财务监控不完善、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控制集中于事后控制,缺乏至关重要的事前预算和事
以聚乙烯吡咯酮(PVP)为络合剂,Dy(NO3)3.6H2O和Eu(NO3)3.6H2O反应制得前驱体溶液,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P/Dy(NO3)3.Eu(NO3)3无机-有机复合纤维,经煅烧得到Dy2O3/Eu^3+微纳米纤维.对所制
稽留流产是临床上较为难处的一种流产类型,我们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效果满意,分析报道如下。
建立数学模型是研究传染病传播和控制的一个重要方式。随着科技和电子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收集信息有了多种途径,其中也包括对传染病信息的接收,这就使得我们研究传染病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复方紫灵胶囊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方法采用ACQUITYUPLCBEHCl8色谱柱(2.1mm×100mm,1.7m),流动相为0.05%甲酸-甲醇(50:50),流速:0.2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