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当今社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最普遍的疾病之一,高脂血症是AS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应重视对高脂血症及AS的研究与防治。有研究表明,血小板对于AS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促进AS的发展,并与未来的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硫脑苷脂(sulfatides),作为一种鞘糖脂,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血清中。有研究表明,血清硫脑苷脂具有“抗凝血”和“促凝血”的双重作用,并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积聚。基于此,本研究欲探讨在高脂血症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血清硫脑苷脂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可能作用,从而寻求一种新的途径来监测或者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进程。 方法:普通级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对照组给与持续正常饮食,模型组给与高脂饮食,高脂饲料中含胆固醇0.5%和猪油5%,每只兔子每天限制饮食量为150g。两组分别于高脂喂养前、一个月末、两个月末、三个月末、四个月后测量体重,血脂水平,血清硫脑苷脂水平以及血小板聚集功能。四个月后,行颈动脉超声测量,之后处死动物,收集两组兔子主动脉,制作病理切片并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结果:兔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建立成功;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显著升高;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显示:模型组可见主动脉内膜显著增厚,充满泡沫细胞,血管腔明显狭窄;冰冻切片油红O脂肪染色显示:模型组主动脉内壁积聚大量脂肪组织;颈动脉超声成像示:模型组颈动脉壁粗糙,呈现高回声斑块,血流充盈缺损;模型组血小板聚集率随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相较于喂养前显著升高;模型组血清硫脑苷脂水平随时间延长而持续升高;模型组血清硫脑苷脂与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模型组血清硫脑苷脂与L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在兔高脂血症逐步发展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血清硫脑苷脂含量的变化可能在一定水平上反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并可能成为未来心血管病的新型预测因子;在此过程中,血小板的高反应性有下降趋势,提示血清硫脑苷脂水平的逐渐升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血小板的聚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