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财政风险管理研究

来源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fsm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下简称"PPP”)是我国探索公共服务提供新机制的一种尝试。目前,国内外对PPP模式的定义不一,PPP应用形式也多样,但无论其定义和形式如何,PPP的风险分配和风险管理都是相关各方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随着PPP模式的大规模推广应用,PPP财政支出责任也不容小觑,这不仅包括了PPP项目的直接、显性支出责任,如政府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贴,也包括其他可能扩大政府财政支出责任的隐性、或有财政支出,引发PPP财政风险尤其值得关注。基于政府双重主体的假设,在PPP财政风险管理中,不同的主体身份的政府在面对财政风险时有着不一样的管理方法,本文的研究的主题是政府公共主体身份下的PPP财政风险管理。财政风险管理有风险管理主体、管理手段与管理程序等风险管理要素。政府通常被视为PPP财政风险管理的主体,但政府自身又可细分为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政府和作为经济管理的主体。本文通过梳理我国PPP发展历史发现,无论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外商特许经营为主要形式的BOT模式,还是二十一世纪最初十年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更多的是把PPP中的政府作为经济管理主体对待,而对政府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行为研究较少,在分析PPP财政风险管理问题时更多的是就事论事,在管理手段上较多从减少财政赤字和降低政府债务来考虑,在管理程序上更多是一刀切,在管理手段上也存在许多不足。当前PPP管理工作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财政风险管理模式的结果使PPP财政风险转向隐匿、转向或有,按起了葫芦浮起了瓢,PPP财政风险管理的形势和任务仍然严峻。针对当前我国PPP财政风险管理在管理主体、程序及手段方面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失,本文从现实出发而非从通常理解意义上的政府一般职能出发,从分析政府行为入手而非从简单的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思维入手,分析研究我国PPP财政风险管理历程和现状,梳理出2013年之前我国PPP财政风险管理的内容、特征及效果,结合对当前PPP各阶段财政风险管理要点的分析,提出我国PPP模式中财政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PPP法律层级不高,约束力不足;政府部门风险管理职责交叉和冲突并存;财政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政府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之后借鉴国际组织在PPP财政风险管理方面的建议和经验,提出完善我国PPP财政风险管理体系的四点建议:完善PPP法律与制度建设;明确政府部门风险管理职责权限;完善PPP财政管理制度;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本文努力在政府财政风险管理理论及实践方面作一些创新性探讨,但限于作者理论知识较浅、实践经验不足,在对PPP财政风险概念的研究上也不够透彻,对三个阶段财政风险管理主体、程序以及手段方面的研究也尚待进一步完善。未来,本文将进一步充实财政风险的理论基础,加强对PPP财政风险管理实践的研究,同时在最后的建议部分做到更加精准、具体。
其他文献
应用JSP技术,通过W eb数据库来设计和实现林木种质资源信息系统,提供林木种质资源信息的浏览、查询以及动态的对林木种质资源信息的管理,实现林木种质资源的共享。
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国文学运动中的一种思潮,它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形式,又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进而生成了一种貌似西方而神追传统的新潮假象。近百年来中国
法的权威根源于法律的至高无上性,司法权威具有浮动性,受到司法制度、司法主体、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并随之弱化或加强。近年来,我国司法权威逐渐弱化,社会公众对司法的认
最近,湖南郴州一民事诉讼当事人彭北京在网上公开向郴州中院院长及执行局局长发出决斗要约,声称以死相拼,言语中充满了对我国司法乃至法律的愤懑与绝望。对此,有人为我国司法的权
报纸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5年3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国务院立法工作重点,让改革发展沿着法治轨道前行;强调以国资国企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可以看出加强行政事业单
<正>一、问题的提出1、音乐情境教学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情境教学,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根本保证,对培养学生情感,启发思维,发展想象力,开发智力
会议
<正> 由甘肃农大、省兽医技术推广总站和嘉峪关、敦煌、正宁三县(市)兽医科技人员联合开展的畜间布病净化试点工作,首战于1984年底已宣告胜利结束。这项以牛羊为重点,计划历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用于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预行腹腔镜术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盐酸
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研究管理者代理行为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动态影响。选取2012-2015年深沪主板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
<正>1未遂事件管理的意义未遂事件由于未造成实际的伤害后果,所以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但是按照事故致因理论,未遂事件和伤害事故发生的机理与致因是一致的。通过对未遂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