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JGJ209—2010)规定:对于H型钢柱与H型钢梁可采用全螺栓连接的形式,此类节点的受力性能和耗能能力良好、滞回性能稳定、便于施工,是轻钢结构中理想的连接方式。考虑房屋纵横向位移(刚度)影响,轻钢房屋的框架柱多采用方形钢管柱。通常情况下,方钢管柱与H型钢梁连接的全螺栓节点不易实现,只能采用梁柱焊接的刚性连接。然而,此种连接节点在施工、造价以及抗震性能方面差强人意。总结了国内外对方形钢管柱和螺栓端板连接节点的研究成果,提出一种新型梁柱节点的全螺栓连接方式,解决了方钢管由于截面封闭无法采用全螺栓连接的难题。与目前采用单边螺栓的连接形式相比,此种连接方式构造简单、造价经济、便于施工。通过柱壁厚度为6mm和8mm的两个十字形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该新型连接方式用于方形钢管柱与H型钢梁组合节点时,柱壁厚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连接方式的方形钢管柱节点的滞回性能饱满,刚度退化均匀、稳定,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和良好的耗能能力,柱壁厚度为8mm的节点试件,承载能力、刚度以及耗能性能略高于柱壁厚度为6mm的节点试件,新型连接方式的方形钢管柱节点为半刚性连接、全强度节点。利用Workbench16.0,建立与试验试件等比例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加载,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和边界条件的正确性。同时,找到有限元模拟中,判断节点达到最大承载力的标准。最后,利用验证过的有限元模型,研究采用新型连接方式下的节点,当螺栓直径,端板厚度,柱壁贴板厚度,柱截面高度等参数变化时对其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此类新型连接节点的承载力,受螺栓直径、柱壁贴板厚度以及柱截面高度影响较大,三者之间存在一个使节点承载力最大的最优组合值,节点承载力会随着端板厚度的增加而有所提高。对传统带螺帽的连接形式与此种新型连接形式的节点进行对比分析可知:传统的螺栓连接形式中,螺栓的应力集中区域在螺帽与柱壁贴合处,而新型连接形式的螺栓应力集中区域在螺栓螺纹处,二者的螺栓破坏模式不同,节点承载力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