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转移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生物力学研究

来源 :遵义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47047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检测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移植修复前后股骨近端的力学特性变化,验证该术式安全性及有效性,并指导临床工作。 方法:选取一例单侧ARCOⅢ期股骨头坏死并行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股骨近段的螺旋CT扫描,应用专业医学建模软件MIMICS及HYPERMESH建立正常、坏死和修复三组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人体站立及运动等不同情况,设置边界条件和加载条件,执行计算。 结果:各组模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最大位移发生于股骨头受力区,而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出现在股骨颈后内侧;当模拟单腿站立时,各组值分别为:正常组1.002 mm,49.35Mpa,坏死组0.967mm,54.6Mpa,修复组为0.948mm,47.60MPa:股骨头内囊性变周围存在应力集中,最大应力值为2.92Mpa;随着步幅的加大,外展角度的增加,股骨颈应力值逐渐增大,应力分布发生改变;大转子骨瓣大小的不同对股骨力学分布影响较小,而股骨颈开窗位置及大小对股骨力学分布影响较显著;随着载荷的加大(由0.5bw至7bw),相应的应力应变值变大。 结论: 1.三维有限元方法准确地模拟人体股骨头真实情况,结果真实可信。 2.于大转子区切取骨瓣及股骨头颈部前方开窗不会破坏股骨近端主要应力传导结构,因而具有安全性。 3.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转移方法能够消除缺血性坏死囊性变周围应力集中,改善并恢复股骨头内生物力学状况,该手术方法是有效的。 4.股骨头坏死患者日常行走及术后功能练习时应减小步幅及外展角。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检测二尖瓣环运动,脉冲多普勒检测Tei指数,Teichholtz法计算心功能,评价冠心病患者支架治疗前后的的左心功能变化,并探讨前两种方法评价左心功能
摘要:当代国际教学设计理论家查尔斯M.赖格卢特(Charles M. Reigeluth)指出:“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的最优途径,因此,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  关键词:教学设计;最优;教学方法  一、 引言  有效的教学设计应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对建筑电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在当今的智能化建筑中,建筑电气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故会识读建筑电气图纸对于建筑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项必备技能,鉴于建筑管理专业学生对电工知识的零掌握,并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改革的需要,本文从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及手段、成绩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建筑电气识图”项目式教学研究。  关
摘要:高等学校课程考核常采用单一的终结性评估方式,即在教学之后,仅用期末考试的方式来进行。这种“一考定一课”的方式无法完全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具备理论体系的逻辑性、学科知识的前沿性和工程实践的应用性。加强过程管理的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通过理论考试(过程成绩 期末考试)、实验考试、课程设计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而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