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链优化研究——以小麦产业链为例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ck_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而我国农业在发展中存在着产品结构不均衡、加工企业产能过剩、农业资金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了我国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我国的政策重点从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在2016年1月的中央一号文件与12月的农村工作会议中,中央再次强调了要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农业产业链的优化就是其中一个目标。  当前,关于农业产业链的研究多集中在需求侧,本文将着重从供给侧的角度分析影响农业产业链优化的因素,为农业产业链的优化提供建议。首先,在理论方面,从管制理论、制度变迁理论、路径依赖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与博弈论的角度说明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促进农业产业链优化。其次,介绍农业产业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由于农业产业链涉及的产品种类众多,性质也各不相同,本文选取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小麦作为分析对象,分环节从供给侧的角度对小麦产业链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再次,选择能够代表产业链优化水平的变量,通过加权得到产业链优化的测度,并将其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影响的劳动力、土地、技术、制度、资金等要素结合起来,分析这些因素对于产业链优化的作用。  实证结果表明产业链优化程度与劳动力数量和灌溉面积呈负相关,与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财政支农比重、科研经费投入以及科研人员数量呈正相关。这说明了产业链的优化并不意味着劳动力总数与土地总数的提高,而是意味着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生产率的提高,单纯的劳动力增加与土地规模的扩大也许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在呈正相关的变量中,土地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的作用相对较大。因此,政府应该注重土地与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发挥制度优势,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加强农村教育,加强农民知识水平与技能水平的培训等。同时,也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财政资金、开展科技共建、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培养职业农民、发展观光与创意农业等方式实现农业产业链的优化。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用 β-三芳基锗 -α(β) -取代丙酸与 1 -乙氧基 -2 ,8,9-三氧杂 -5 -氮杂 -1 -硅杂三环 [3 ,3 ,3 ,0 1 5]十一碳烷反应 ,合成了 1 2种含硅锗的双金属有机化合物。利用IR、NM
一直以来,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政府行为被认为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但自从进入知识经济以来,创意的重要性不断得到肯定和重视,甚至被视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
环境问题已成为各国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有效控制气候和环境的恶化,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各类节能减排措施,加大了其国内的环境规制强度。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的今天,环境
日前,辽宁省政府确定了第八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的项目,共计84项,其中取消49项,合并5项,下放管理层级30项。  辽宁省新闻出版局的期刊出版增刊审批、被查缴非法光盘生产线处理审批、电子出版物制作单位接受境外委托制作电子出版物审批、中小学教科书出版、印刷、发行单位确定审批等均在取消的审批项目之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