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酵母在玉米秸秆水解液中的早期转录应答及醛还原酶基因的功能鉴定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fen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玉米秸秆为代表的木质纤维原料被认为是“被忽视的资源”,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却以不科学的方式处理,造成了环境和经济的双重损失。通过酿酒酵母等微生物的发酵可以利用秸秆中的碳水化合物生成乙醇,而乙醇燃料因为其环保,可再生的优点被视为液体燃料最理想的替代品,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秸秆糖化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预处理以破坏纤维素的结晶结构和木质素的保护屏障,但这些预处理过程会产生一系列影响细胞生长和乙醇产量的抑制物。因此,本实验选取前期筛选得到的一株高耐受乙酸、糠醛等水解液中主要抑制物的菌株YB-A-6-1为研究对象,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和荧光显微镜技术研究酿酒酵母在玉米秸秆水解中的早期转录应答及亚细胞结构,共得到以下实验结果:1.玉米秸秆水解液会延长酿酒酵母的迟滞期,迟滞期的长短与接种量成负相关关系,以100%的接种量接入水解液培养基中,6 h以前细胞均处于迟滞期;而对3 h,6 h的细胞进行转录组分析,发现3 h的细胞正处于应激应答阶段,与对照相比,差异基因显著富集于抗氧化反应;6 h时细胞已经开始合成大分子,如受体蛋白等,为后期生长做准备。2.通过对3 h样品转录组数据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发现上调基因TRX3和TSA2能够编码硫氧还蛋白,及时有效清除产生于线粒体的活性氧,而且过氧化物酶基因GPX1,SYM1,CTT1也都上调表达,它们能清除细胞质中的活性氧,还有ASK10和RCK1也都大量上调表达,它们都是HOG-MAPK信号转导途径中基因,能够调控YAP2的转录,参与氧化应激;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各时间点细胞的活性氧信号,3 h时,细胞中积累了大量的活性氧,而6 h时,活性氧阳性信号细胞比例显著降低,这证明了玉米秸秆水解液会导致细胞产生大量的活性氧,但上调过氧化物酶基因,谷/硫氧还蛋白编码基因,能有效清除活性氧,并激活氧化应答机制,减小活性氧的损伤。3.对转录组测序得到的3 h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分类,发现17个上调基因富集于蛋白质的折叠与稳定,其中主要是Hsp70p家族的SSA1,SSA2,SSA3,SSE2及ECM10,它们能够与新翻译的蛋白质结合帮助其正确折叠并防止其发生聚集或错误折叠,但它们也参与分解错误折叠蛋白质聚集物的分解,而与促进其ATPase活性的Hsp40p家族的APJ1与SIS1也都上调表达;此外,特异性修复一些重要的转录因子及蛋白受体的HSP82和维持染色体轴蛋白结构的PCH2也都上调表达,而且这些基因启动子上游大多都含有压力应急响应元件,被Msn2p/Msn4p调控,本研究中MSN2和MSN4分别上调1.2和3.0倍,受蛋白激酶负调控的SFL1基因也上调表达,这暗示了c AMP-PKA信号转导途径的抑制可能导致细胞激活蛋白质保护应答机制;由于未折叠的蛋白质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的过量积累会造成内质网的压力,进而破坏内质网的结构,通过荧光显微镜对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内质网膜结构进行观察,3 h时,内质网有轻微的破坏,但6 h时已经被缓解,这是细胞内部对新生蛋白质的保护与正确折叠,对错误蛋白的复性与清除的作用,减轻了内质网的压力,进而维持了内质网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4.在功能分类和基因注释过程中,还发现很多解毒相关基因的上调,如醛还原酶基因YDR541C,GRE2,ADH6,GOR1,GRE3,GOR1,GRE2以及酮还原酶基因DAK1,DAK2和YDL124W,它们能够还原不同的醛类化合物和酮为无毒或毒性较低的醇类化合物;调节细胞膜上的H+ATPase的基因HSP30,PMP2,PMP1也上调表达,它们能将细胞内的H+泵出维持细胞内部中性环境,通过以上基因的上调表达,降低有毒抑制物的毒害作用;并发现了三个可能的醛还原酶基因NRE1,BDH1,BDH2。5.对三个可能的醛还原酶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和相关酶活性检测发现,它们均具有醛还原酶活性,它们都表现为更偏好NADH作为辅酶,NRE1至少对三种醛类化合物还原酶酶活性,包括乙醛、环戊酮和2-戊酮,BDH1在NADH作为辅酶的条件下,对6种底物表现出活性,乙醛作为底物时活性高达79 U/mg,BDH2至少能还原7种底物,对乙醛的酶活力最高,为92 U/mg。本研究初步探明,酿酒酵母通过清除各细胞部位的活性氧、保护和正确新生蛋白质、复性错误折叠蛋白和清除畸变蛋白以维持内质网的结构、还原脱毒醛、酮类化合物并激活质子泵维持细胞中性环境等机制实现了细胞对玉米秸秆水解液中抑制物的耐受作用,为高耐受秸秆水解液的酿酒酵母工程菌株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呼吸门控技术和肿瘤实时追踪放射治疗技术是管理由于呼吸运动导致的靶区剂量偏移的有效手段。光学表面系统可用于对呼吸运动进行实时监测,为门控治疗提供门控信号。呼吸运动的监测精度将影响门控治疗的准确性。当呼吸信号进入或离开门控窗口到加速器开始或停止出束之间存在时间延迟,时间延迟是限制呼吸门控技术精确性的重要因素。光学表面系统在肿瘤实时追踪放射治疗技术中的应用受体表轮廓变化与体内肿瘤运动相关性的影响。
本研究以西伯利亚鲟为试验对象,对摄食调控因子CB1以及ghrelin的摄食调控作用和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首先,本研究通过分子克隆获得西伯利亚鲟CB1、ghrelin及其受体GHSR核苷酸序列;基于这些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西伯利亚鲟这三个基因的m RNA在其22个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以及对摄食的响应模式;最后,通过腹腔注射CB1拮抗剂以及侧脑室注射ghrelin及其受体拮抗剂,探究西伯
目的:探究以HER2/neu抗原为靶点的Her2-CAR-T细胞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潜能。同时,为改善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制备以Her2-CAR-T细胞为载体携载持续分泌IL-12(Her2-PB-IL12-CAR-T)或Her2/neu抗原刺激诱导表达IL-12细胞因子(Her2-NFAT-IL12-CAR-T)的“货车”CAR-T细胞。携载IL-12的“货车”CAR-T细胞通过在肿瘤局部释放高浓度
来源广泛的玉米秸秆可用于生产有非常应用前景的燃料乙醇,由于其可再生性,被认定为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如煤、天然气、石油)理想替代品。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过程中,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不仅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一样可以产生乙醇还可以制造可用于食品行业的木糖醇。在该过程中,玉米秸秆需要预处理才能形成发酵用的单糖。然而,预处理过程会
同源异型结构域亮氨酸拉链蛋白(Homeodomain leucine zipper,HD-Zip)作为植物中一类特有的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中行使着广泛的功能,参与胚胎发生、维管系统发育、非生物胁迫应答和激素应答等过程,HD-Zip蛋白通常以同源或异源二聚体的形式发挥功能,并且HD-Zip蛋白之间可能存在功能冗余。HD-Zip蛋白包括2个保守的结构域:同源异型结构域(Homeodomain,
青椒果实作为一种典型的冷敏型果蔬,其在低温贮藏及冷链运输中必然面临冷害的问题。发生冷害之后的青椒果实的商品性、可食用性及经济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短时热处理方式有着安全、高效、无污染、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本试验研究适合冷藏青椒果实贮前短时热处理条件,并探究不同的短时热处理条件下各组青椒果实在冷藏期间贮藏品质、活性氧代谢及ASA-GSH(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等一系列系统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探讨冷
本研究以国槐(Sophora japonica L.)种子为研究材料,对发育各阶段种子外观、吸水曲线、发芽情况进行研究,观察种皮结构的发育和种子内水分空间及相态变化。同时还研究了成熟种子种皮吸水前后的变化,确定种子吸水位点、吸水路径和种子内水分的相态变化。该研究旨在为揭示国槐种子硬实性的形成和吸水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发育过程中,果皮和种子的含水量不断下降,荚果由翠绿色变为黄褐色且逐渐成念珠状,
近几年来,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降水格局改变等问题越来越严峻,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降水量变化会对区域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产生一定影响,而且会导致土壤含水量发生变化,进而会影响地表植被的生长以及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并对森林生态系统的造成间接影响。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森林凋落物对森林与外界的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有重要的作用,是植物碳库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全球范围内碳平衡的重要环节。为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混凝土材料的使用量与日俱增,对砂石等天然材料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同时,越来越多的混凝土建筑物因功能无法满足使用需求或者达到使用年限而拆除,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废料。建筑废料粗放式处理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将建筑废料回收,作为再生骨料用于生产再生混凝土是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和处理环境污染问题的两全方法,引起了工程界的广泛关注。为了研究再生混凝土的力学行
高等植物的生殖发育是一个非常复杂且精妙的过程,探索其生长发育特征及分子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作为典型的模式植物,具备生长周期短、基因组小、基因背景清楚、基因高度纯合且易获得各种缺陷表型突变体等优势,成为研究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分子调控机制的理想材料。本研究以胚胎和胚乳发育异常的4个突变体(275-3、350、535-1和578-1)以及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