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从技术和内容层面,给原创少儿科普产品编辑的内容呈现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但已有的原创少儿科普产品编辑内容呈现能力,存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不足。因此从整体上对编辑人员的内容呈现能力进行分析,将它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发现表现形式之外,关于内容与形式关系,内容呈现与儿童认知和审美规律之间的关系,是提升原创少儿科普产品编辑的内容呈现能力,从而改变国内少儿科普产品市场“西风强劲”的现状的迫切需要。研究方法上,文章主要从儿童心理学视角出发,结合了儿童文学、管理学、传播学领域中的相关分析思维,利用调查分析、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等方法、对原创少儿科普产品编辑内容呈现能力进行了提升研究。研究过程中,要实现内容呈现能力的提升,需要从当前原创少儿科普产品编辑的内容呈现能力存在的问题入手。文章分析了原创少儿科普产品编辑内容呈现能力三个方面的不足:(1)在内容与形式关系把控上,存在内容选材重“热”轻“冷”、内容表现重“集”轻“散”、技术形式重“玩”轻“趣现象;(2)儿童认知和审美规律把握上,存在文本设计“说教化”或“童稚化”,以及符号组合“过度搞笑”或“形式错位”的不足;(3)内容呈现的整体性把握也存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不足。研究结论上,针对内容呈现能力面临的问题,文章从前提、原则以及内容方面对如何提升内容呈现能力进行了阐释:(1)(一个前提)把握好内容与形式关系,既不“唯内容”,也不“唯技术”,要回归内容本身的特性去挖掘信息,并利用整体性原则,将内容与形式较好地结合起来;(2)(两个规律)了解儿童认知和审美规律。把握儿童审美与“顽童思维”之间的关系,以及理性和感性角度的认知节奏。(3)(四项能力)提升内驱力、思考力、知识力与行动力。内层的“驱动力”和“思考力”类似行动开展的方向盘;外层的“知识力”和“行动力”是改造世界的运行装置。四者结合可以更好地提升原创少儿科普产品编辑的内容呈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