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畲族传统民俗文化嬗变研究——以广东省南雄市高峰村为例

来源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xue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畲族与客家的文化交流多年来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中之重,学者们从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各学科对畲客关系进行研究。本文在前辈们的研究基础上,以民族学和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采用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畲族传统民族民俗文化嬗变的研究,在借鉴前辈研究的基础上,以一个畲族村落的民俗文化的田野调查来研究畲族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嬗变,进而探讨畲族如何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文章的选题来源、关于畲族与客家文化的互动,畲族传统民族民俗文化以及如何传承和发展畲族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综述。  第一章叙述高峰村的概况,包括南雄畲族的概况,高峰村畲族传统民俗文化的历史调查以及高峰村畲族的现状。  第二章以高峰村畲族为例,从物质文化、人生仪礼、民俗信仰、民俗节日等多层次对高峰村畲族的民俗文化的嬗变进行分析,辨别有哪些畲族传统民族民俗文化已经发生了改变,哪些是属于畲族传统的民族民俗文化的遗留,并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发生嬗变的原因和特点等深层次对其进行分析。  第三章从高峰村畲族所处的现实出发,对当地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对高峰村畲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意见。  最后是文章的结束语。本文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正濒临消失,民族之间的趋同性也正在成为一种趋势。高峰村畲族并不是完全丢失了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民族民俗文化,而是在和客家不断地交往中,虽然学习了一些客家的文化,但是仍保留有本民族的传统民族民俗文化。在畲族与客家杂居的地区,应关注畲族的古老文化的遗留,构建畲客平等关系,促进畲客文化的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油罐检修属于边生产、边施工作业,施工时间长,涉及罐区动火、进设备、用电、高处、起重等施工作业,施工现场人员复杂,工种多,有时需同时作业、立体交叉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要
随着广州地铁线路网络化发展,客流大幅增长;同时,受设备限制高峰上线列车数不宜进一步增加;本文基于各种客观因素,结合乘客出行规律现状,以运能、运量最大匹配为目标,对1号线
20世纪80年代,生态博物馆的思想引进中国。1986年中国博物馆学家苏东海在贵州省文化工作规划会议上提出在贵州省创建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建议。1997年,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
乡村聚落是基本的社会结构单元,是观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着眼点。生活在乡村聚落里的人们依照自然节律安排农时,展开日常活动,用仪式表达自身的观念体系。  本文对西双版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以教育博客在农村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视角,提出应用教育博客来促进农村化学教师专业成长,旨在要求教师在博客群中建立自己的博客或使用博客,增强对实际工作的有效指导,通过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