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队伍非均衡问题探讨——以南昌县为例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yongtao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均衡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师是诸多教育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要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要关注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是一种基础性教育,对学生以后的教育进程乃至整个一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队伍的建设应当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有利于教育公平的逐步实现,更有助于解决当下“择校热”和“教师不合理流动”等教育失衡问题。城乡教师队伍的非均衡发展一直是困扰师资队伍均衡配置的难题。本文通过整体和抽样学校的调查,试图揭示南昌县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非均衡问题的现状,分析造成该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性对策建议。   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论。主要概述研究的背景、现状、思路、方法、目的与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第二部分是对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与不均衡、师资配置均衡与不均衡等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对均衡发展理论、教育公平理论的阐述。第三部分是南昌县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通过调查得出以下结论:⑴农村教师的年龄结构有待改善,县城教师以中青年人群为主,而农村教师老龄化严重,中坚力量不足;⑵农村和县城教师大多有机会参加培训进修,县城教师对进修培训的态度较积极,而农村小学教师自我提升和学习意识不强;⑶从教师职业满意度来看,农村小学和县城小学对职业的满意度普遍不高,尤其是农村初中教师对目前工作的环境和前途非常不满;⑷南昌县城乡教师基本收入差距不大,但县城教师的福利待遇优于农村教师,并且灰色收入远远大于农村教师。第四部分针对南昌县的师资队伍非均衡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①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差距,帮助农村学校稳定和吸引优质师资;②努力建立一体化的教师管理制度,打破城乡教师不平等待遇;③完善各项政策制度,确保执行落实到位;④严把教师考核关卡,从根本上提高农村教师培训质量。
其他文献
学位
1919年,鲁道夫·斯坦纳在斯图加特建立了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并从他的追随者中挑选一些人作为老师,将其自创的人智学作为学校教育的哲学基础,对老师培训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学习。
民主政治的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由于国情的不同,各国人民争取和发展民主的道路是不同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在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历史背景、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中国共产党必须从内部建立党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机制来确保党的健康发展,并积极探索符合国情的党内民主发展模式。  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充分体现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    ●民主是个“好东西”,但也是一把“双刃剑”。要想使民主的能量定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