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钻采煤机钻头布齿及其截割过程动力学分析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螺旋钻采煤机无人工作面采煤法是薄与极薄煤层开采最为有效的方法,具有回采工艺简单、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安全性好等特点。螺旋钻头作为螺旋钻采煤机的工作装置,是采煤机最核心的部件,其设计直接关系到采煤机的破煤效果和生产效率,是采煤机开发最为重要的关键技术。针对目前国内采煤机存在的螺旋钻头设计理论的研究较少且大多数为套用其他类型钻头的设计理论或类比的方法进行设计的问题,本文围绕螺旋钻头基础设计理论,对螺旋钻头的结构、截齿分布规律、截割过程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螺旋钻头的结构组成及其工作机理,建立了截齿的空间位置表达方法及其运动学模型,进行了相应的Matlab仿真计算,分析了截齿旋转半径、钻头转速对截齿速度、加速度的影响,截齿运动轨迹线的螺距对破煤效果的影响,及钻头产生偏移的机理和抑制方法,为螺旋钻头布齿设计及载荷分析提供了运动学规律。2)分析了螺旋钻头截齿排列特点及其对破煤效果的影响,确立了规径齿和中心齿旋转半径的确定原则,提出了标准切屑厚度径向排列方法和最佳截距轴向排列方法,并结合螺旋线布置原则,对截齿进行了径向、轴向和周向布置,建立了截齿的整体布置模型,并分析了相关排列布置参数的选取方法和原则,为钻头结构设计和载荷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3)研究了螺旋钻头破煤机理,建立了截齿及钻头平均载荷模型,结合此模型,运用随机过程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截齿及钻头的随机载荷模型,并采用Matlab对钻头随机载荷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钻头随机载荷谱曲线及各项载荷的统计量,其结果较好的反映了钻头载荷的随机变化过程;同时,分析了四项切削制度参数对钻头载荷以及破煤效果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切屑厚度、截距、钻进速度及钻头转速的选取计算原则。本文有关螺旋采煤机钻头的截齿布局、截割过程动力学以及截割参数选取等的研究方法及理论,为螺旋采煤机钻头的结构设计和相关切削制度参数的合理选取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提高螺旋采煤机的生产效率、突破薄与极薄煤层回采关键技术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涂料用的各种化学品中,增稠剂作为调整涂料的流变性能和保水性能的功能助剂,在涂料涂布操作和涂层性能改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疏水改性纤维素类增稠剂是一类在分子链中引入了
积垢广泛存在于各行业热传递过程中,影响热量传递,热能传递效率导致能耗升高,提高生产成本,影响正常生产,造成环境污染等,因此积垢的防除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本试验设计了
高速加工技术作为本世纪最具应用前景的先进加工技术,正在制造业中被迅速推广与应用。HSK刀柄是目前高速机床中应用最广的刀柄,其性能直接影响了高速加工的质量和可靠性。HSK刀
螺旋锥齿轮齿面是复杂的三维空间曲面,其设计计算、调整非常繁琐,啮合传动质量的控制较为困难。为了改进螺旋锥齿轮的啮合性能,提高其运行的平稳性,本文以与小轮齿面完全共轭
α-淀粉酶(EC3.2.1.1)能够以淀粉做为底物,从淀粉内部水解1,4-α-D葡萄糖苷键,因此也被叫做1,4-α-D-葡萄糖苷水解酶,它被广泛应用于发酵、淀粉糖生产、造纸、纺织等行业,具有很大
The Himalayan region is one of the major seismic areas in the world.However,similar to many other seismically active locations,there are substantial numbers of
当今社会中由于手部功能障碍患者的不断增多,针对手部康复训练的研究受到了相关专业学者更多的重视。与此同时,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其应用到康复医疗领域也是一个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能源匮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节能减排成了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不仅汽车领域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在工程机械领域,新能源技术也开始受重视。叉车是用量较大的工程机械,而混合动力叉车集内燃机和电动机于一体,与传统内燃叉车相比,提高了燃油的利用率,降低了排放。混合动力叉车是当前工程机械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以汽车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与安徽某公司联合开展的项目为背景,将并联式混合动力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