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斯兰金融是按照伊斯兰教法要求运营的金融业,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伊斯兰金融逐渐成为涵盖银行、债券、保险、投资基金等各个领域,规模达到数万亿美元,遍及全世界70多个国家,服务于4000多万客户的全球性金融模式。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之下,伊斯兰金融的政治宗教内涵和经济金融功用,以及其对全球经济可能造成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广泛的重视。本论文结合作者阿拉伯语语言文化的专业背景,创新地从语言学和教法学的角度出发,在全球化理论的观照下,探讨了伊斯兰金融问题。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综合宗教、历史、经济、法律等各学科的知识,挖掘伊斯兰金融的理论基础,厘清伊斯兰金融的发展脉络,阐明伊斯兰金融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现状,展望伊斯兰金融在全球化作用下“一体化”、“多元化”的发展前景。本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引言。本章阐述了“全球化视阈下伊斯兰金融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了简要的评述;提出了论文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框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的创新之处等。第二章,伊斯兰经济思想的渊源。本章作为后文的铺垫,追溯了伊斯兰金融的理论源头,说明了伊斯兰经济作为一种道德经济,把公平、正义、适度、互助、利他主义等普适道德价值赋于经济行为之中,伊斯兰教中有关riba和gharar的两个著名的禁令就是基于对交易公平、社会公正等道德价值的考虑。但伊斯兰金融在实践中过于强调伊斯兰教经济禁令的表面形式,过于凸显其与其他经济模式的区别,而忽视了伊斯兰经济原则的内在含义及其体现出的普适价值。第三章,伊斯兰金融体系的形成及其在全球化影响下的转型。本章首先简单回顾历史,伊斯兰世界近代的落后导致了传统思想的复兴,伊斯兰主义者对于伊斯兰经济思想的论述为伊斯兰金融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伊斯兰世界各国纷纷独立,为发展伊斯兰金融业创造了条件。然后分析伊斯兰金融第一次大发展的背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泛伊斯兰主义的兴起、油价的大幅上涨、银行混业经营的国际金融大背景给伊斯兰金融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最后重点分析伊斯兰金融在新的全球政治经济背景下的转型,其转型的特点是多样性、多级性,以及与传统金融的融合。第四章,现代伊斯兰金融产品与服务。本章从金融和教法两个角度出发,以比较的方法,详细介绍伊斯兰金融在银行、债券、股票、保险、外汇、基金等金融市场的主要融资工具、产品和服务。本章先对伊斯兰金融的主要融资工具进行语言学和教法学上的分析,再对其在金融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进行详细拆解,指出其致力于把现代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实质性功能,嵌套在买卖、租赁、合伙等伊斯兰古典合约的模板中。这种形式化的改装增加了交易费用,降低了经济效率,使伊斯兰金融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传统金融的复制模仿,未能体现伊斯兰经济精神的本质,不利于伊斯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第五章,伊斯兰金融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挑战。本章从外部竞争、内部运营管理等方面剖析全球化背景下伊斯兰金融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本章指出,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伊斯兰金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既要融入全球金融体系,又要体现其能够与传统金融竞争的特点。这就更需要它挖掘自身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体现其灵活性、多样性和适应性。第六章,伊斯兰金融与全球化的相互作用及其未来发展。本章指出伊斯兰经济在其产生之初就有适应性和变化性。伊斯兰金融的发展体现了全球化进程“一体化”、“多元化”的趋势。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伊斯兰金融可从股权融资、微金融等方面切入,推进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实现发展目标。第七章为结语部分。本章总结了伊斯兰金融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发展困境和发展前景。基于前述各个章节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伊斯兰金融若想在未来融入全球金融体系,与传统金融竞争共存,不能仅仅靠修辞上宣扬其在宗教上的独特性和优越性,而应在本质上发掘并展现伊斯兰的风险共担精神,作为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共同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提高人类的福祉。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在有关伊斯兰金融的非阿拉伯语文献中,存在大量阿拉伯语音译的词汇。不采用意译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这些词的内涵比较丰富、意思历经衍变,一个或几个词的外文翻译很难覆盖其内涵;第二,伊斯兰金融机构在金融实践中直接使用这些经典教法中提及的词汇,以彰显其与教法的契合性,这已成为了一种惯例。为了减少对阅读的干扰、便于查阅,本文在这些音译词汇首次出现的时候会对其进行具体解释说明,并在文末附有术语释义表和术语索引。这也是本论文的创新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