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智能用电等产业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配电网潮流单向流动的模式,对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节能技术、运维技术提出更严峻的挑战。本文针对我国农村电网网架结构薄弱、电网损耗大、负荷呈季节性,配变轻载或空载时间长、对电网、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带来影响和过去常用“以大换小”造成资金投入过大问题,分析具有高过载配电变压器特性,依据台区的负荷类型划分和历史用电信息数据,提出基于年均负荷率、年最大负荷特性指标和过负载区间划分及时间占比的配变选用评估方法。构建配电变压器优化配置框架,确定高过载配变典型配置模式。从涵盖设备属性、健康状态的设备层和系统层两方面提出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变压器设备属性评估方法和基于健康状态的系统层评估方法,确定不同待改造台区的投资优先级别,提出高过载配电变压器投资策略。为准确评估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状态,综合考虑配电变压器运行状态指标存在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建立融合多指标的配电变压器多层次状态评估模型,得到综合全面的配电变压器运行状态评估结果,为指导运维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高过载配变运维或检修策略提供支持。随着配网投资的逐年加大和配网节能技术的推广,按照《配电网设备技术选型和配置技术原则》要求,新上配电台区全部配置无功补偿设备,配网无功配置比例越来越大,传统电网各级调压与补偿设备独立调节,导致网络中存在空闲补偿能力,但是仍然需要上级提供无功功率的现象。随着整个配电网运行的状态信息采集和获取,实现变电站(]0kV出线侧无功补偿装置)、线路(线路无功补偿装置、线路调压器)和配变(配变、配变低压侧无功补偿装置)三级协调控制,实现对配电网内各无功补偿设备和线路调压设备的直接控制、主变分接头和无功补偿设备的间接控制,实现全配电网电压无功优化运行控制,最大程度上解决“低电压”问题,降低网损和提高功率因数。配电台区配电网节能改造项目的实施,在全省范围内安装了大量无功补偿等节能装置,设备安装后,健康状态无法及时准确掌握,设备的无功投入及带来的节电效果不能进行量化评估,将设备主动运维系统理念、设备远程监控及故障预警方式,引入配电网无功节能运维管理领域建立无功节能及运维支撑平台,实现设备实时监测及时预警,无功设备利用效率、节电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