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羊群行为是证券市场中的常见现象,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新兴市场更是普遍存在。羊群行为对市场起的是积极还是消极作用,各方说法不一。但从我国实际来看,羊群行为对市场稳定确实起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有多严重,它对股价波动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本文以投资基金为研究对象,全文分为三部分:理论综述、实证分析和原因对策。首先是对羊群行为理论进行综述,包括羊群行为的定义、特征、分类、产生机制及对股市的影响等,并对常见实证研究方法分别阐述,同时指出其优缺点。其次是以股改后的数据为样本,分别按基金数目、交易方向、所属行业、公司规模对基金的羊群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超额需求分析了基金的反馈交易策略以及羊群行为对股价的影响。最后是分析我国投资基金羊群行为产生的外在影响因素,并提出控制的对策和建议。通过本文的实证分析,关于我国投资基金的结论主要有:1、存在比较严重的羊群行为,但比股改前略有降低;2、存在显著的正反馈交易;3、其羊群行为通过超额需求影响股价的波动。本文的重要创新之处是对羊群行为实证研究模型——SDH模型作了修正,对羊群行为理论和实证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