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全球变化和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地区极端暴雨洪涝灾害频发,“逢雨必堵”成为常态。急救医疗服务作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特殊行业,对时间极为敏感,因此极易受到暴雨洪涝灾害的影响。老年人、儿童作为高脆弱人群,对急救医疗服务需求较高,暴雨内涝造成的交通延误甚至瘫痪无疑加大了脆弱性人口的受灾风险。因此,如何定量评估城市暴雨洪涝灾害对高脆弱人群急救医疗服务的影响已经成为当前洪涝灾害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变化和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地区极端暴雨洪涝灾害频发,“逢雨必堵”成为常态。急救医疗服务作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特殊行业,对时间极为敏感,因此极易受到暴雨洪涝灾害的影响。老年人、儿童作为高脆弱人群,对急救医疗服务需求较高,暴雨内涝造成的交通延误甚至瘫痪无疑加大了脆弱性人口的受灾风险。因此,如何定量评估城市暴雨洪涝灾害对高脆弱人群急救医疗服务的影响已经成为当前洪涝灾害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选取上海市中心城区内高脆弱性单元(养老院)为研究对象,基于二维水动力模型Flood Map-Hydro Inundation 2D开展了不同重现期下的暴雨内涝淹没模拟,结合“淹没深度-速度”曲线,构建了暴雨内涝下的城市交通网络,采用Arc GIS网络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从距离成本、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三个方面,揭示了暴雨内涝对高脆弱人群急救医疗服务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在城市暴雨内涝特征分析的研究中,基于二维水动力模型开展不同重现期暴雨洪涝淹没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提取道路积水深度,以阈值“30 cm”设置道路通行状态,构建暴雨内涝交通网络危险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重现期的增大,淹没深度和范围不断扩大;5年、20年、100年暴雨内涝情景下研究区内中断路网占比分别为0.3%、1.6%、7.5%,中断道路分散分布在研究区域内。(2)在中心城区暴雨内涝交通模拟研究中,通过高德地图“路径规划”功能间接获取常态(晴天)实时通行速度,并基于“淹没深度-速度”曲线构建暴雨内涝情景下中心城区交通路网。结果表明:常态平峰和高峰时段道路平均速度分别为24.3km/h、20.9km/h,中低强度暴雨(5年、20年)对研究区内高速路、快速路的影响比较明显,百年一遇暴雨事件导致研究区内各等级道路速度下降20%-47%。(3)在暴雨内涝对高脆弱人群急救医疗响应的研究中,基于Arc GIS路网分析模块中的服务区分析,计算急救中心8,12,15分钟的服务区域;统计不同暴雨强度下急救医疗中心服务范围内各类高脆弱人群的数量和百分比,评估脆弱性人群的洪水风险;以高脆弱性单元(养老院)为研究对象,基于路网分析模块中的“最短路径”分析,确定急救中心-养老院的最短路径以及响应时间。结果表明:常态平峰时段急救中心在15分钟内基本可以覆盖全部区域;随着重现期的增大,急救中心的服务面积、脆弱性人群急救医疗服务的可达性以及高脆弱单元的响应时间也都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变化。(4)暴雨内涝对高脆弱人群急救医疗服务影响的研究中,通过Arc GIS路网分析模块中的“寻找最近设施点”确定“急救中心-养老院-医院”时间成本最短的路径,计算暴雨内涝情景下养老院急救医疗服务的距离成本、时间成本、经济成本。结果表明:中心城区养老院、医院、急救中心的分布较集中,近一半养老院在常态下急救医疗服务的距离成本小于3km,5年、20年暴雨造成养老院急救医疗服务路线被迫改道的几率较小,百年一遇暴雨导致急救距离最大延长了16km。常态平峰、高峰时段获得急救医疗服务的时长分别是22分钟、24分钟,当高峰时段遇及百年一遇暴雨,医疗服务时间成本延误最多达67分钟。急救医疗服务的经济成本和距离成本分布具有一致性,百年暴雨事件导致位于外环边界的部分大规模养老院的间接损失超过10万元。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迭代重建算法iDream中不同重建等级对薄层胸部CT图像(肺窗、纵隔窗)客观指标、主观图像质量的影响及对磨玻璃结节显示效果,为临床多场景应用iDream重建技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在医院就诊的55例胸部有磨玻璃结节患者的CT影像资料,分别使用滤波反投影(FBP)、iDream1级、iDream3级和iDream5级4种方法(分别设为FBP组、iDream1级组、iDream3级组和iDr
<正>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正式成为国家意志进入义务教育阶段所有课程的课程建设视野。全国不少地方以学科作业为重要抓手,迎来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新契机。但因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对“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的理解不同、定位不同,其实践的作业育人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
我国董毓博士研究认为:批判性思维是谦虚、谨慎、客观、公正、反省、开放等思维品德和辨别、分析、判断和发展等思维技能的结合.物理课堂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组对我市县区初中生进行了批判思维的调查问卷,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指出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结合初中物理学科特点提出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几点建议,以此希望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切实提升
<正> 数字化虚拟人体计划是指建立三维的全数字化的不同层次的人体计算机模型。它的技术内涵是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图像技术,与临床解剖学相结合,通过研究人体信息多模式集成技术,对人体信息数字化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探索,从而在不同层次上建立三维数学计算机模型,实现人体的数字化特征描述,并通过标准化的技术方法,为医学以及多学科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基础。美国人
<正> 人体是由100多万亿细胞组成的复杂整体。目前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还很不够,对疾病病因、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人体与环境复杂交互关系的研究,由于缺少精确量化的计算模型而受到限制。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从基因构成到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再到细胞、组织以至器官的形态与功能,对人体信息的完整描述已经成为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人体的数字化模型,实现人体从微观到宏观的结构和
<正> 脑震荡,包括在急性颅脑外伤中,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常见的意外发生的外伤疾病。因此寻找和探索治疗脑外伤的方法,对于劳动人民的健康和促进工农业生产,意义很大。本文仅就近几年来治疗我厂部份颅脑外伤主要为脑震荡的病人,就有资料可查和随访的23例,进行初步总结。临床资料一、性别与年龄:男10例,女13例。5~10岁4例,10~20岁3例,21~30岁5例,31~40岁6例,40~50岁2例,5
在电子诉讼常态化的发展过程中,在线庭审推广、多元化纠纷化解、司法辅助效率提升等几个关键环节均存在掣肘。通过诉讼服务和公共法律服务的融合发展,可以整体促进我国协同主义的电子诉讼模式生成,化解电子诉讼普及的关键障碍。互联网结构包括物理层、内容层、规则层,对应到诉讼服务和公共法律服务中即为服务平台、服务事项、服务规则三个层面。构建诉讼服务中心和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双中心融合发展框架需从平台合作、事项合作、
<正>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湖心亭在什么地方吗?生:杭州西湖。师:(PPT)古语有云:品西湖者雪、雨、夜必居其一。这句话是说,西湖的雪景、雨景和夜景最值得品玩。而张岱却独占其二,他在夜色中乘舟独往湖心亭,看到了别样的雪景,遇到了别样的人物。多年以后,经历亡国之痛的张岱,回忆往事,写下此文。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