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软件的复杂度的上升,软件的可控性却在下降。此外,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上市时间压力的驱使下,不得不在越来越短的时间内对软件的需求、构架、过程和资源做出决策。这就要求企业及时的适应技术、市场和公司结构的中途变更。现在大部分这方面的成功企业,都有一套软件度量的程序。这样他们就可以根据他们收集起来的数据,来进行分析,用以表明他们遇见了什么样的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是最好的。这样这些企业就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了成功。由此,软件度量已经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的地位日益增强。不论是在ISO还是CMM中都包含了软件度量思想的体现。 虽然现在度量已经受到多数企业的关注,但是在度量方面所做的工作还是不够的,而且所作的度量方面的工作也与一般科学意义上的度量相分离。除了传统的对计算机硬件的性能进行度量外,对算法的复杂性的度量一直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种度量方法只适用于小程序,而对大型、复杂的软件来说它却无能为力了。如果我们不承认度量将会起到一个更重要的作用的话,软件危机将在随后的几年里依然存在。 对于现在越来越复杂的大型软件,度量应该主要包括:费用和工作量估计模型和度量、生产率度量模型和标准、质量控制和保证、数据收集、质量模型和度量、可靠性模型、性能评价和模型、算法/计算复杂性度量、结构和复杂性度量等等。而同时,这些度量工作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数据的支持。 目前上海实施了CMM和ISO的软件企业很多,而且有不少企业正在实施和准备实施,这是软件国际化、开发规范化及提高竞争力必由之路。许多软件企业甚至已经成立了自己内部的度量库,说明企业急需这样的数据库来支持他们将来的发展,但是企业自己建立的数据库不仅数据量有限、项目类型以及项目数量均有限,不便于资源共享,而且评估的结果也会有其局限性,所以就需要建立一个上海市通用的度量标准库,来支持上海市软件产业的发展。 上海市软件度量基准库平台的搭建不仅将给政府和信息化系统的用户提供信息应用系统开发的基准参考值,包括项目工作量、周期、投资额等,为正确评估和估算信息化项目提供量化依据;还将深化上海CMM的推进工作,促进CMM实施企业沉淀有用的数据积累,同时,比对业内的度量基准值,找出差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