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MM和ANN混合模型的语音识别技术的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foris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非特定人的连续词语音识别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语音识别虽然在理论上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有很多难点。其中主要包括:第一,在实际应用开发过程中,语音训练样本数量往往比较有限,这将导致模型的参数训练不够充分,从而影响语音识别率。第二,由于环境中往往存在各种噪声,而噪声会对识别结果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本文针对以上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针对第一个难点引入了子空间高斯混合模型(SGMM),针对第二个难点引入了隐马尔可夫(HM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的混合模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1)论文介绍了语音识别的基本技术原理,主要包括预加重、加窗分帧和端点检测。针对传统双门限端点检测算法在噪声环境下检测的不足,本文提出了改进的端点检测算法,端点检测的准确率得到了约7%的提高。(2)论文介绍了特征提取中的线性预测系数(LPC)、线性预测倒谱系数(LPCC)和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对LPCC和MFCC做了对比分析,选择了更符合人耳听觉特性的MFCC作为语音识别的特征提取参数。(3)在语音识别的实际应用中,针对语音训练样本数据比较有限导致模型参数训练不够充分的情况,本文引入了SGMM模型,并对HMM+SGMM模型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4)论文首先针对不同数据量的训练样本对HMM模型和HMM+SGMM模型分别进行了测试,然后对HMM+SGMM模型在噪声环境下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语音训练样本有限的情况下,引入子空间高斯混合模型是一种有效的模型优化手段;在噪声环境下HMM+SGMM模型仍然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改进的端点检测算法对HMM+SGMM模型仍然适用。(5)针对HMM通常只在无噪声语音环境下具有比较好的识别效果,噪声环境下的语音识别率却较低。论文引入了HMM+ANN混合模型,并对HMM和HMM+ANN模型在信噪比为5-35dB的环境下做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HMM+ANN模型的识别率明显高于HMM模型的识别率。论文也对改进的端点检测算法也做了测试,改进算法在噪声环境下对两种模型的识别率都有一定改善。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重症护理干预方法和运用意义.方法 对2017年02月至2019年04月本医院重症监护室收入的64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数据值项目分析,分组方法是随机数
生长抑制和分化相关蛋白88(growth inhibi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related protein 88,GIDRP88)基因是在研究抗癌药物作用机理时,通过抑制消减杂交等技术获得的,初步认为该
目的 探讨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76例我院所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
目的 实施全方位护理,进一步提高核磁共振检查质量.方法 以102例核磁共振检查患者作为本文研究主体,通过电脑随机法,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其中常规组51例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5
目的 研究人文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于2017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48),将我院
随着变电站和输电站的增加及高铁的迅速发展,高压设备及输电线路的维护与检修成为了研究热点。在线路检修中,不但要检测是否发生电晕放电现象,而且还要对故障位置进行定位。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分为两组,以电脑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对30例患者进行干预,观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用于阴道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入组对象选自本院在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间接收治疗的94例阴道炎患者,对患者进行随机编号,1-94号,奇数号分到对照组,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