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y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都非常关注扶贫开发工作,数十年来我国的扶贫开发战略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在1994年以后连续出台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两个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帮助许多贫困群众摆脱贫困。但是以往的扶贫工作相对来说不够精准,更多的是根据整个贫困县或者整个贫困村来制定扶贫政策和产业扶贫措施,而不是针对不同贫困户的不同需求。在这一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要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并进一步提出我们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要做到精准识别贫困群众、精准制定扶贫政策、精准使用扶贫资源等“六个精准”。本文选取安徽省宿州市作为案例,研究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和不足之处。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收入再分配理论、共同富裕理论和精准扶贫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基于国务院扶贫办网站、安徽扶贫网和宿州市扶贫开发网上公开的政府文件和数据,以及笔者本身在基层的切身体会对宿州市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经过研究分析,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贫困人口总数大幅减少、贫困发生率降低至3%。但与此同时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对于贫困人口还需进一步精准识别、扶贫资源的使用效率有待提高以及需要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扶贫队伍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国各地区精准扶贫工作方略各不相同,但是也有普适经验可供借鉴。在总结宿州市精准扶贫经验、井冈山市精准扶贫经验及几个专项扶贫经验后可以发现,各地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时,有几点经验可以借鉴。包括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扶贫产业、配套开展医疗教育和基础设施扶贫以及设法调动各扶贫主体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积极性等。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改进:一是要进一步地调动扶贫工作者以及贫困群众本身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整个精准扶贫战略中去;二是要继续优化和完善精准扶贫工作的体制,包括精准识别机制、精准脱贫机制和扶贫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机制;三是进一步优化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政策措施,可以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教育扶贫和因地制宜制定特色扶贫产业等方面入手。
其他文献
食物的种类与作用    五谷类:以米、麦、豆、杂粮为主。发热病人应以米汤、粥、米饭、药粥为主要饮食,也可根据不同病情给予不同食物。脾虚腹泻病人则可将糯米、山药、扁豆、莲子煮粥食之,再以炒谷芽煎服以健脾止泻。炒麦芽煎水喂婴儿可以止吐。肾炎水肿或贫血水肿者,则可令其多吃花生、黄豆以补血,多食蚕豆、赤豆、薏苡仁以利水消肿。  蔬菜类:冬瓜利水消肿,适用于水肿、糖尿病。大蒜杀菌,对肠道感染有效。菠菜是绿叶
针对6 mm厚5A06-H112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轴向压力的变化进行正交试验,采用自制的搅拌摩擦焊轴向压力测力平台得到了焊接过程中工艺参数对轴向压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为了挖掘大型数据库中的最大频繁项集,为其建立了非线性优化模型,并给出一种朴素蚁群算法求解。该算法只需要扫描一次数据库,不使用启发式信息而采用朴素信息素模型,即信息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