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弹状病毒非结构蛋白(NV)的表达及抗原性初步分析

来源 :大连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ophia_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鲆弹状病毒(Hirame rhabdovirus,HRV)是弹状病毒科粒外弹状病毒属新成员,具有强烈的致病性,给全球海水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病毒在入侵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宿主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监测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而感知病毒的入侵,并通过信号通路的级联传递,协调病毒感染早期宿主反应,并随即激活宿主获得性免疫反应。然而,通过和宿主的相互作用,RNA病毒进化出逃逸宿主RLRs免疫监视的不同策略来干扰宿主RLRs抗病毒信号,阻断RLRs信号的传导,从而导致宿主发病。多数情况下,病毒倾向于利用非结构蛋白进行此功能。而HRV致病机制及逃逸宿主免疫监视的分子机制还没有得到明确的阐述。本研究根据Gen Bank中HRV中国株全长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RT-PCR方法从病毒悬液中分段扩增HRV全长基因组序列,得到的基因序列拼接后,经BLAST比对发现与中国株的同源性达到99.77%,为后续获得感染性克隆奠定基础。根据Gen Bank中HRV中国株非结构蛋白(Non-virion perotein,NV)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RT-PCR方法扩增NV基因,鉴定无误后连接到大肠杆菌p ColdⅠ载体中,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 ColdⅠ-NV在大肠杆菌BL21(T1®)宿主菌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以可溶性蛋白存在。经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有活性的NV蛋白。以浓缩纯化的HRV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得到效价为1:51200的抗HRV多克隆抗体。Western-blot和ELISA试验结果表明,抗HRV多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表达获得的HRV NV重组蛋白,证明NV重组蛋白抗原性良好。本实验成功获得有活性的NV蛋白,为研究牙鲆弹状病毒逃逸宿主免疫监视的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沙粒病毒又名砂粒样病毒(Arenavirus),是一种遍布全球的具有包膜的RNA病毒,包括10种形态相似、血清学相关的病毒。根据基因型、血清型和出现地区可系统地分为两种类型:旧世界型(the Old World Lineages)(如拉沙热病毒、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和新世界型(the New World Lineages)(如Tacaribe病毒、Junin病毒、Machupo病毒)。现已发
悬浮在大气中的气溶胶颗粒物,对区域大气环境、人类健康及全球气候变化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国内气溶胶的观测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发达的地区和大城市群,研究重点仍然是污染严重的北部内陆地区及排放量较大的污染颗粒物(如汽车尾气、燃煤污染等),而对南部沿海区域的研究较少,特别是沿海区域一些特殊的自然及人为活动对大气气溶胶影响研究更少,对突发事件的认识仍然不足。本文以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的海湾城市厦门区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