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状芽胞杆菌群中CRISPR-Cas系统的分析及功能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a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属于蜡状芽胞杆菌群,由于其在形成芽胞的过程中能形成杀虫晶体蛋白而广泛的应用于生物防治。但是Bt菌剂在施用到土壤中后往往持效期较短,这与土壤中含有大量Bt噬菌体有极大关系。宿主对噬菌体的侵染有多种抵抗机制如流产感染、限制修饰系统等。CRISPR-Cas系统是近年来在原核细胞中发现的一套获得性免疫系统,广泛的存在于细菌及古菌基因组中并且能够阻止外源噬菌体及质粒的入侵。其免疫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免疫适应阶段即新spacer的获取;2)crRNA的转录及成熟;3)降解外源DNA或RNA。根据切割外源DNA Cas蛋白的不同,CRISPR-Cas系统被分为三大类即Type Ⅰ,Type Ⅱ和Type Ⅲ。Type Ⅱ由于只需要一个Cas9蛋白就能实现对外源DNA的切割而被广泛的用作基因编辑。除了免疫功能之外,CRISPR-Cas系统在细菌生理中的作用逐渐被提出,如CRISPR-Cas系统能增强新凶手弗朗西斯茵(Francisella novicida)的毒力,抑制铜绿假单胞菌 PA14(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14)生物膜的形成等。1.Bc群中存在CRISPR-Cas系统并且具有免疫功能我们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蜡状芽胞杆菌群中有三个完整的Ⅰ型CRISPR-Cas系统。我们选取了具有完整Type Ⅰ-C CRISPR-Cas系统结构的蜡状芽胞杆菌VD115为材料对其免疫功能进行了相关研究:1)RT-PCR验证VD115 Type Ⅰ-C CRISPR-Cas系统中的Cas蛋白转录表达活跃;2)生物信息学分析与构建载体验证,证实了 VD115中Ⅰ型系统的PAM位点为TTN;3)质粒转化实验证实了 VD115中的Ⅰ型系统具有免疫功能,并将该系统克隆至野生菌株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YBT-1518中得到突变株BMB1685,证实VD115中的Ⅰ型系统在YBT-1518中也能发挥免疫作用;4)BMB1685与噬菌体共培养发现BMB1685对纯化噬菌体及混合噬菌体产生显著抗性;5)通过琼脂糖胶电泳、TA克隆测序及高通量测序证实BMB1685与噬菌体共培养后获取了新spacer。因此可以利用向Bt工程菌株中转入具有免疫功能的CRISPR-Cas系统来提高其对噬菌体的抗性而达到延长Bt菌株的田间应用的时效性。2.利用VD115中CRISPR-Cas系统构建敲除系统由于一般的基因操作技术很难对Bt基因组进行遗传改造,并且Bt工程菌一直存在安全性的争议,而CRISPR-Cas系统能够对基因进行高效、无痕编辑,且VD115中CRISPR-Cas系统具有免疫功能,因此可以利用该系统构建苏云金芽胞杆菌的高效敲除系统。由于Ⅰ型系统对DNA的切割不需要tracrRNA的参与,因此构建敲除系统时更易操作。我们利用VD115中的Type Ⅰ-C CRISPR-Cas系统成功的敲除了YBT-1518中的cry6Aa,证实了 Bc群中CRISPR-Cas系统能够用作高效的敲除系统,同时解决了 Bt基因组难进行遗传改造的问题。3.Bc群中CRISPR-Cas系统不利于宿主对环境的适应为了研究Bc群中CRISPR-Cas系统的潜在功能,我们对获取CRISPR-Cas系统的YBT-1518的生长情况及环境适应性进行了检测,发现:1)CRISPR-Cas系统对YBT-1518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2)其群体特性如生物膜及群游特性都明显下降;3)耐盐及耐酸能力显著下降;4)在线虫体内定植能力降低。我们对Bc群中220个基因组分析,发现只有约11%的菌株含有该系统,远低于细菌中45%的比例。并且Bc群中的大部分系统并不完整,主要表现在Cas1,Cas2,Cas4等蛋白的缺失,说明这些菌株中的CRISPR-Cas系统失去了获得新spacer的能力,是一种免疫功能退化的表现。CRISPR-Cas系统广泛的存在于84%的古菌基因组中,仅存在于45%的细菌基因组中,并且细菌中病原菌的CRISPR-Cas系统占绝大多数。古菌和病原菌生活环境都相对较单一,不需要获得移动元件适应多样化的环境。因此,结合以上实验结果,我们认为Bc群中的CRISPR-Cas系统不利于宿主菌对环境的适应。
其他文献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迎来了大数据时代。随着个人数据的商品化,隐私信息成为“流通货币”,互联网企业争相开展收集、挖掘、存储、交易用户数据的业务,最大限度利用信息数据资源。活跃的用户在社交媒体上“肆无忌惮”分享观点,不知不觉表露个人隐私信息,无形之中埋下了潜在的安全隐患。一方面,网民的个人隐私受到挑战,心怀隐私顾虑;另一方面,网民又毫无防范地在社交媒体中“绵绵不断”地“分享”信息。即用户的实际隐私行为被发
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易软化腐烂,不耐贮藏,如何延长猕猴桃果实贮藏期限已成为猕猴桃产业发展壮大亟待解决的问题。猕猴桃果实采后生
如今大学生篮球比赛进行得越来越激烈,要想赢得一场篮球比赛的胜利不仅需要很好的技术、战术水平的发挥,球员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很重要的。而大学生篮球运动员有很多都存在着
吉林“磐龙玉”产于吉林省磐石市大型铅锌矿体的围岩蚀变带中,岩石学定名为绢云母化石英岩。本文通过多种现代测试技术,对“磐龙玉”的宝石矿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磐龙玉”以黄绿色、暗绿色为主,颜色分布大体均匀。抛光面呈油脂光泽到弱玻璃光泽,不透明。玉石为块状构造,具参差状断口。密度为2.64-2.73g/cm3,折射率为1.51-1.53,摩氏硬度为6.75-7.17,呈荧光惰性。“磐龙玉”的主要结构为隐晶
目的:探讨双源Flash CT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CT扫描诊断为脑动脉瘤的病人66例,男35例,女31例,平均年龄62±11岁(范围2-84
肖斯塔科维奇《钢琴前奏曲》(OP.34)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是肖斯塔科维奇的思想走向成熟且在创作上获得丰硕成果的时期。这部作品共包含24首钢琴前奏曲,是一部十分具有欣赏和使用价值的作品。笔者将从和声技法的民族性、调式调性的继承性、作品题材的多样性三个方面对这24首前奏曲中的第一至六首(Op.34 No.1-6)的艺术特征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与对比研究法。同时对演奏这六首前奏曲时
<正>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国民党并未停止大规模地屠杀共产党人。面对严酷的政治环境,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转入地下斗争。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10月12日公布了《共产党人
电解水制氢是解决环境污染以及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电催化剂可以降低电解水反应中的过电位,提高能量转换率。目前用于水分解的商业化应用的贵金属催化剂材料虽然催化活性
云南省大姚县位于云南省北部偏西,是一个典型的国家级贫困县。在这个几乎没有工业发展的农业县里,群众患癌率却比同类城市居民高出太多,其中胸膜间皮瘤这种罕见癌症,被当地居民称为大姚县的“地方病”。究其原因,和大姚县早年无保护措施滥采乱用石棉有关。大姚县是青石棉资源的矿藏区,早年石棉使用率较高,用于做石棉炉、铺路、盖房等,除了开采使用外,大姚县还是青石棉的天然暴露区,这些因素都给当地居民的高患病率带来了影
2012年盛夏,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窝头会馆》、《原野》、《知己》、《我爱桃花》、《关系》5部剧目,完成了建院以来第三次大规模上海巡演。大气、厚重,是上海观众对北京人艺风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