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作为建筑的本质,使得对空间的追求成为建造行为的出发点;建筑——即空间的定义则是结束点。对空间的限定——界面的处理也成为了构筑建筑的过程之一。而建筑总是生成于现有的场所中,并存在于未来的场所里,与人的行为活动密切相关。因此论文希望从场所的角度寻求一种关于界面的建筑生成方法。
进入21世纪,建筑领域在世界多元化发展的影响之下,设计手法纷繁杂乱。多元交融的思想使得世界变得更加丰富精彩,同时也变化莫测。人类一直以来对事物的认知总是通过精确的定义,然而多元化的观念将一种模糊含混的解释方式带给人们。建筑行为之初源自理性。论文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探讨一种理性的模糊过程。论文希望超越场所与建筑的限制,打破空间边界确定唯一的观念,消解界面,用不确定的边界来解释多元、多维、多变的建筑本质。从而得到一种建筑生成于场所的方法。
论文的主体部分分为四章:
第二章首先对“场所”概念进行解读,通过场所的基本理论研究以及人对“场所”的感知认识特征,解释场所的体验同建筑形式的产生之间的关系,进而阐述限定的模糊对于调和二者矛盾统一的作用。
第三章从“界面”的认知,到关于产生限定模糊的“界面消解”手法的研究,从概念及表现上阐述对建筑各类型界面的消解。
第四章通过运用现象学的方法对实际案例的场所组成因素、意义及营造过程进行分析,揭示“界面消解”与场所之间的关联,从而对“界面消解”这一过程的场所因素进行解释。
第五章则是对这一设计方法的总结,针对前面的案例分析归纳总结出“界面消解”这一建筑生成方法的原则及意义,阐明一条自然而然的建筑生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