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化二砷对鸡肝细胞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及凋亡的影响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xiaoy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农业三废排放的增加和砷制剂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使得砷在水体、土壤和空气中广泛存在。长期砷暴露会导致动物慢性砷中毒,对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许多研究证明砷中毒与其对机体造成的氧化损伤有关,但是对于砷中毒与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Msrs是生物体内可以修复氧化蛋白的一种氧化还原酶)之间的关系则未见相关报道。为了探究肉鸡肝细胞中三氧化二砷(ATO)、氧化损伤和Msrs三者之间的关系,本试验以不同浓度的砷处理原代肉鸡肝细胞,从细胞增殖、凋亡、Msrs转录和蛋白水平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揭示砷对肉鸡肝细胞Msrs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采用肉鸡原代肝细胞,培养36 h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0μM ATO、低剂量组(0.6μM ATO)、中剂量组(1.2μM ATO、2.4μM ATO)、高剂量组(4.8μM ATO)、N-乙酰半胱氨酸组(1.0 mM NAC)、合并应用NAC组(4.8μM ATO+1.0 mM NAC),然后处理24 h后评估其氧化损伤和凋亡情况,并检测Msrs mRNA和Msrs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1)低剂量组和1.2μM ATO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5),而高剂量组肝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合并应用NAC可逆转ATO的作用。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的细胞周期显示低剂量砷可以促进肝细胞增殖,而高剂量砷可以抑制肝细胞增殖。(2)在肝细胞的抗氧化酶系统中,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随着ATO剂量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活性氧(ROS)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高剂量组显著性增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随着ATO剂量先出现显著上升然后显著降低(P<0.01)。合并应用NAC组与高剂量组相比,MDA含量和CAT活性显著下降(P<0.05),SOD活性和GSH含量显著上升(P<0.05)。(3)中高剂量组促凋亡基因Bak1显著上调,所有的试验组促凋亡Bax无显著变化,中剂量组抑癌基因p53显著上调,高剂量显著下调(P<0.05),高剂量组抗凋亡基因Bcl-2显著下调。通过AO/EB双荧光染色法发现高剂量砷组肝细胞凋亡率显著性上升(P<0.01)。(4)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A(MsrA)mRNA水平高剂量组与合并应用NAC组发生了显著下调(P<0.05),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B1(MsrB1)除了NAC组和低剂量组无显著变化外,其余组均显著下调(P<0.05),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B3(MsrB3)除了NAC组其余组,都显著下调(P<0.05)。所有的剂量组MsrA蛋白和MsrB1蛋白随着ATO剂量增加呈剂量依赖性上升(P<0.05),合并应用NAC组与高剂量组相比,两种Msr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综上所述,低剂量ATO可促进肉鸡原代肝细胞增殖,而高剂量ATO则引起肝细胞氧化损伤乃至肝细胞凋亡,Msrs mRNA水平的降低以及蛋白水平的升高,提示Msrs可能在ATO引起的肝细胞氧化损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实施全渠道战略,通过在线商店和实体商店向消费者提供统一无缝的服务。全渠道零售模式不仅给予消费者极大的购物自由,同样也给予消费者极大的退货自由。因此,全渠道背景下的退货问题尤为凸显,提供优质的退货服务已经成为众多全渠道零售商区别于其他对手的竞争策略。然而现有研究在竞争环境下展开的大多关注的是单渠道和双渠道零售商设置,全渠道模式下的研究内容较为空白。本文以R零售商作为研究对象
人类研究了大自然中动植物表面结构的独特性,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从中受到启发,对仿生材料进行研究,目前如何制备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纳米结构界面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结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T.gondii)是一种对人类危害非常严重的人兽共患原虫,感染期包括包囊、卵囊和速殖子。速殖子依赖于寄生在细胞中生存,对自身的生存环境要求较高
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是一种由无色蛋白质和棕色铁卟啉组成的糖蛋白。目前,HRP广泛用于污水处理、食品工业和催化反应。然而,HRP提纯于植物,在纯化过程中很容易失活,使其生产成
图像语义分割技术是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图像分类、目标检测等任务的关键技术,它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会影响图像处理任务的发展,因此,快速精确的语义分割一直是科研人员的研究目标。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图像语义分割算法逐渐以深度学习方法为基础展开。但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语义分割算法通常以像素为基本单元进行处理,存在大量冗余,增加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并且,更为精确的分割结果往往依赖更加复杂
植物建模长期以来一直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它是自然场景建模中必不可少的环境因素。植物形态结构复杂多样,大规模场景中需要诸多不同的形态结构。如何利用计算机高效快速地生成这些模型,已成为植物建模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为已知植物逆向推断其生长模型是一种有效的植物建模方法。针对目前方法中其描述方式不够直观、对输入要求严格以及耗时相对较长等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参数智能提取的植物建模方法。利用该方法可
5-羟甲基糠醛(HMF)作为一种可以生产多种化学品的原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的产生也成为了重大的难题。本文采取了一种绿色环保
作物杂草化一直以来都是作物学领域的一大难题,尤其是杂草稻(Oryza sativa f.spontanea)的起源与演化,至今尚未破解。杂草稻具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但其种群独特的遗传特征是如何被逐渐塑造的还不是十分清楚。高纬度杂草稻是伴生在粳型栽培稻中的一类常见的稻田杂草型水稻,它具有典型的杂草入侵特性,如强大的繁殖能力、侵入性、资源竞争和高表型可塑性,此外还严重缺乏可用于控制的除草剂。同时,杂草
为了检测EMCV是否通过内吞途径感染宿主细胞,本研究使用内吞途径抑制剂作用于BHK-21细胞后进行EMCV攻毒,通过病毒滴度、病毒拷贝数和病毒结构蛋白VP1的检测发现EMCV的感染受到抑制,提示EMCV可通过内吞途径感染BHK-21细胞。然后在EMCV感染BHK-21细胞的过程中对内吞途径标志蛋白EEA1和病毒结构蛋白VP1进行定位检测,发现二者在病毒感染细胞过程中共定位现象明显,证明EMCV可通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以电力系统为核心,结合智能终端传感器、通信网、人工智能和云平台技术构成的复杂多网流系统,是实现能源互联网的重要举措。群智感知因其强大的数据获取能力,能很好地解决大规模感知网络中部署维护成本高的关键难题,已经成为物联网领域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群智感知网络中移动用户自私性和网络信息非对称性,使得移动用户在没有任何激励的前提下,不愿高效参与感知任务,从而降低感知数据的质量和群智感知的性能